维生素K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2:20:46 更新时间:2025-06-09 17:42:5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2:20:46 更新时间:2025-06-09 17:42:5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维生素K作为脂溶性维生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在人体凝血功能、骨骼代谢及心血管健康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检测对临床诊断新生儿出血症、成人凝血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及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治疗监测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K2(MK-7)与动脉钙化、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的关联性,进一步扩大了其检测的临床应用范围。在公共卫生领域,维生素K检测还被用于评估人群营养状况,指导膳食补充方案的制定。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维生素K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深入,个性化检测需求持续增长。
维生素K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血清总维生素K浓度检测(包含K1、K2亚型);2)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测定;3)脱羧基凝血酶原(PIVKA-Ⅱ)定量分析;4)尿中γ-羧基谷氨酸(Gla)代谢物检测。检测范围覆盖新生儿至老年人群,涉及血液、尿液、组织样本等多种生物介质,可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理研究、营养评估及法医学等多个领域。
主要检测设备包括:1)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荧光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用于维生素K1/K2分离定量;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LC-MS/MS),实现痕量维生素K代谢物检测;3)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因子活性;4)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Gla蛋白分析。辅助设备涵盖低温离心机(4℃,-20℃)、固相萃取装置、氮吹仪及生物安全柜等前处理系统,确保检测过程符合生物样本处理规范。
标准检测流程分为四个阶段:1)样本采集与预处理:静脉血采集后30分钟内离心分离血清(避免光解),-80℃保存;2)提取纯化: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液液萃取,结合C18固相萃取柱净化;3)仪器分析:通过HPLC梯度洗脱(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40nm/发射波长430nm;LC-MS/MS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定量;4)数据处理:采用内标法(如d5-维生素K1)进行定量校准,确保检测精确度。
检测需遵循的主要标准包括:CLSI C62-A《液相色谱-质谱临床检测方法验证指南》、WS/T 476-2015《营养状况评价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维生素K检测方法。国际标准参考CLIA'88质量要求,质控指标要求日内精密度≤8%,日间精密度≤12%,回收率控制在90-110%之间。针对新生儿检测,需特别遵循《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对微量样本检测的技术要求。
成人血清维生素K1正常参考范围为0.1-2.2 ng/mL,维生素K2(MK-7)为3.6-18.3 nmol/L。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1<0.05 ng/mL提示高风险。凝血因子Ⅱ活性<50%或PIVKA-Ⅱ>2 μg/L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判读需结合用药史(尤其华法林使用情况)、肝胆功能及脂代谢状况,对于服用抗凝药物患者,INR值需与维生素K水平联合分析。长期维生素K缺乏(血清值<0.5 ng/mL)应评估肠道吸收功能及菌群状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