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钙系脱酸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9 18:46:33 更新时间:2025-06-09 20:07:0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9 18:46:33 更新时间:2025-06-09 20:07:0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水性钙系脱酸剂作为纸质文物和档案保护领域的重要材料,其性能检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类脱酸剂主要用于中和纸张中的酸性物质,延缓纸张老化进程,延长文献保存寿命。随着我国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档案数字化工程的推进,水性钙系脱酸剂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的用量逐年增加。然而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脱酸效果不佳、残留物超标、影响纸张物理性能等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检测体系,对确保脱酸处理质量、保护珍贵文献具有关键作用。通过规范的检测可以评估脱酸剂的酸碱缓冲能力、渗透性、残留量等关键指标,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水性钙系脱酸剂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 pH值检测:评估产品的初始酸碱度;2) 缓冲容量测定:检验产品维持中性环境的能力;3) 固含量检测:确定有效成分比例;4) 钙离子含量测定:量化活性成分;5) 粘度测试:评估施工性能;6) 表面张力测定:反映渗透能力;7) 干燥时间测试;8) 处理后纸张pH值变化;9) 碱残留量检测;10) 对纸张物理性能影响评估(包括抗张强度、耐折度等)。检测范围涵盖产品本身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两个维度,需要同时对脱酸剂原液和处理后的纸张样本进行检测。
检测工作需要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1) 精密pH计(精度±0.01pH)用于酸碱度测定;2) 原子吸收光谱仪或ICP-OES用于钙离子含量分析;3) 旋转粘度计测量产品粘度;4) 表面张力仪评估渗透性能;5) 恒温恒湿箱模拟不同环境条件;6) 电子天平(精度0.1mg)用于固含量测定;7) 纸张强度测试机评估处理效果;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某些特定成分分析;9) 干燥时间记录仪;10)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和恒温设备。所有仪器设备都需定期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脱酸剂在标准环境(23±1℃,50±2%RH)下平衡24小时;2) pH值测定:采用三点校准后的pH计直接测量;3) 缓冲容量测试: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4) 固含量测定:取适量样品在105℃下干燥至恒重;5) 钙离子含量分析:样品适当稀释后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6) 粘度测试:选择适合的转子在25℃下测量;7) 表面张力测定:采用吊片法或环法;8) 应用效果评估:将脱酸剂均匀涂布于标准纸张样品,干燥后测试各项指标。每个测试需进行三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水性钙系脱酸剂检测主要参考以下标准和规范:1) GB/T 1545-2008《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酸度或碱度的测定》;2) GB/T 9724-2007《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3) GB/T 2794-2013《胶黏剂黏度的测定》;4) 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5) ISO 5630-3:1996《纸和纸板 加速老化 第3部分: 干热处理(80℃和120℃)》;6) GB/T 12914-2008《纸和纸板 抗张强度的测定》;7) GB/T 457-2008《纸耐折度的测定》;8) AATCC Test Method 94-2012《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的检测》。此外还需参考相关行业技术规范及产品企业标准。
检测结果的评判标准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pH值应在7.5-10.5范围内,保证有效脱酸又不过度碱化;2) 缓冲容量应≥0.05mol/kg,确保长期保护效果;3) 固含量控制在5-30%之间,保证有效成分浓度;4) 钙离子含量应≥3.0%;5) 粘度宜在5-50mPa·s范围内,保证施工性能;6) 表面张力≤40mN/m,确保良好渗透性;7) 处理后纸张pH值应达到7.0-9.5;8) 碱残留量≤0.3%;9) 处理后纸张抗张强度保留率≥90%;10) 耐折度不应显著降低。所有指标均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批次间差异应控制在±5%以内。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