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注射液+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5 11:20:4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9:03 更新时间:2025-07-25 11:20:4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黄体酮注射液是一种重要的孕激素类药物,广泛用于妇科疾病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及先兆流产的预防。近年来,为提高黄体酮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羟丙基倍他环糊精(HP-β-CD)被用作药物载体,形成包合物制剂。这种制剂在提高药物稳定性和减少注射局部刺激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质量控制要求更为严格。检测黄体酮注射液+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纯度、含量、包合率及杂质水平,直接关系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在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此类检测技术成为保证制剂工艺稳定性、临床疗效及合规性的关键环节。
本检测涵盖以下核心项目: 1. 含量测定:黄体酮与HP-β-CD的定量分析; 2. 包合率检测:评估药物与环糊精的包合效率; 3. 有关物质检查:包括降解产物(如氧化黄体酮)和HP-β-CD残留杂质; 4. 理化性质检测:pH值、渗透压、不溶性微粒; 5. 微生物限度:符合注射剂无菌要求; 6. 稳定性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考察。
检测需依赖多种高精度仪器: 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LC-MS),用于含量和有关物质分析;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包合物的相溶解度; 3. 激光粒度分析仪:评估制剂粒径分布; 4. 渗透压仪和pH计:检测注射液的理化特性; 5. 无菌检测系统:如薄膜过滤法配套培养箱; 6. 稳定性试验箱:模拟不同温湿度条件。
检测流程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预处理:采用适当溶剂(如甲醇)溶解或超声提取目标成分; 2. HPLC分析: - 色谱柱:C18反相柱(4.6×250 mm, 5 μm); - 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 - 检测波长:241 nm(黄体酮); 3. 包合率测定:通过相溶解度法或Job’s曲线法计算; 4. 有关物质检测:采用杂质对照品或面积归一化法; 5. 理化检测:直接测量pH、渗透压及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 6. 稳定性测试:在25℃±2℃/60%RH和40℃±2℃/75%RH条件下定期取样分析。
检测需严格参照以下标准:
1. 《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901(注射剂不溶性微粒)、1101(含量均匀度)及黄体酮原料药相关要求;
2. USP-NF:
检测结果需满足以下标准方可判定合格: 1. 含量限度:黄体酮标示量的90.0%~110.0%,HP-β-CD含量符合处方比例; 2. 包合率:≥95%(通过相溶解度法验证); 3. 杂质总量:单个杂质≤0.5%,总杂质≤2.0%(HPLC面积归一化法); 4. 理化指标:pH 4.0~7.0,渗透压250~350 mOsm/kg,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注射剂要求; 5. 无菌及细菌内毒素:无菌检查通过,内毒素<0.5 EU/mg; 6. 稳定性数据:加速试验6个月含量下降不超过5%,无明显可见变化。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