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氨嗪预混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12:52:29 更新时间:2025-06-09 21:13: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12:52:29 更新时间:2025-06-09 21:13: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环丙氨嗪作为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在畜禽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线虫感染。其预混剂形式因其使用方便、剂量准确的特点,已成为养殖业中重要的兽药制剂。然而,环丙氨嗪的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残留超标,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因此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环丙氨嗪预混剂检测工作不仅关系到兽药产品质量控制,更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规范的检测流程,可以确保预混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标准,避免因含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或含量过高造成浪费和安全隐患。
环丙氨嗪预混剂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 环丙氨嗪含量测定;2) 均匀度检查;3) 干燥失重测定;4) 粒度分布检测;5) 重金属含量检测;6) 微生物限度检查。检测范围涵盖0.1%-10%不同浓度的环丙氨嗪预混剂产品,主要应用于鸡、猪等畜禽用预混剂的质量控制。针对不同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的预混剂产品,检测侧重点可能有所差异,但核心检测项目应保持一致。
进行环丙氨嗪预混剂检测需要配备以下仪器设备: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用于含量测定;2) 电子天平(精度0.1mg);3) 恒温干燥箱;4) 激光粒度分析仪;5)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重金属检测);6) 微生物培养设备;7) 超声波提取仪;8) 离心机;9) 旋转蒸发仪。其中HPLC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建议采用C18反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设置在240nm附近。
环丙氨嗪预混剂的标准检测流程如下:1)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适量样品,用甲醇-水溶液(70:30)超声提取;2) 过滤:通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3) HPLC分析: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40:60),流速1.0mL/min;4) 含量计算:采用外标法,通过与标准品色谱峰面积比较定量;5) 均匀度检查:随机抽取10个不同部位样品,分别测定含量,计算RSD值;6) 干燥失重:105℃干燥至恒重;7) 粒度检测:采用湿法分散激光衍射法;8) 重金属检测:按药典方法进行;9) 微生物检查:按无菌检查法操作。
环丙氨嗪预混剂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和规范: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最新版相关规定;2) GB/T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3) NY/T 725-2003《饲料中环丙氨嗪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4)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5) ISO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针对出口产品,还需符合进口国的相关法规要求,如欧盟的EC/37/2010法规等。各检测方法的验证应符合《中国药典》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要求。
环丙氨嗪预混剂检测结果的评判标准如下:1) 含量测定:实测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2) 均匀度:10份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5.0%;3) 干燥失重:不超过6.0%;4) 粒度:90%以上颗粒应通过80目筛;5) 重金属:铅含量≤10mg/kg,砷含量≤2mg/kg;6) 微生物:细菌总数≤1000CFU/g,霉菌和酵母菌≤100CFU/g,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对于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标准要求的样品,应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不得投放市场使用。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