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补沥青混合料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10:32:08 更新时间:2025-06-09 21:26:4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10:32:08 更新时间:2025-06-09 21:26:4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冷补沥青混合料作为道路养护维修的重要材料,因其施工便捷、四季可用、即铺即通等优势,在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维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公路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护需求持续增长,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市场应用量逐年攀升。然而,由于常温施工特性和材料配方的特殊性,其性能指标与传统热拌沥青存在明显差异,必须通过专业检测确保材料满足实际工程要求。冷补沥青混合料检测不仅关系到修补质量和使用寿命,更直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或重载交通环境下,若使用不合格的冷补料可能导致修补部位快速损坏,造成二次维修成本增加。因此,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进行全面评价,对保障道路养护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冷补沥青混合料检测涵盖原材料检验、混合料性能检测和施工质量检测三个维度。主要检测项目包括:1)原材料检测:沥青结合料的粘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集料的级配、压碎值、磨耗值等物理性能;2)混合料性能检测: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初始强度、成型强度、水稳定性(浸水马歇尔试验)、抗车辙性能等;3)施工性能检测:和易性、黏聚性、储存稳定性等。对于特殊要求的工程,还需增加低温抗裂性、疲劳性能等专项检测。检测范围应覆盖材料生产、运输储存、现场施工等全过程质量控制环节。
冷补沥青混合料检测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支持:1)马歇尔试验机(量程50kN,精度0.1kN)用于测定稳定度和流值;2)恒温水槽(控温精度±1℃)进行水稳定性试验;3)电子天平(感量0.1g)用于材料称量;4)烘箱(105℃±5℃)进行含水率测试;5)标准击实仪(4.5kg锤,457mm落距)制备试件;6)粘度计测定沥青结合料性能;7)洛杉矶磨耗机评价集料耐磨性;8)车辙试验机评估高温稳定性。此外还需配备标准筛组、拌和锅、试模等配套器具。所有仪器均需定期检定,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冷补沥青混合料检测应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1)取样:按照JTGE42-2005规范在现场或仓库随机取样,总量不少于50kg;2)试件制备:采用标准击实法(双面各击实75次)成型直径101.6mm、高63.5mm的圆柱体试件;3)养生处理:试件在室温(20±2℃)下养生24小时;4)性能测试:依次进行马歇尔试验(60℃)、浸水马歇尔试验(测试残留稳定度)、成型强度测试等;5)施工性能评价:通过人工拌和观察法评价和易性,采用坍落度筒法测试工作性。每项试验需平行制备不少于4个试件,剔除离散值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特殊环境工程还需增加-10℃条件下的低温弯曲试验。
我国现行的冷补沥青混合料检测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冷补料的技术要求;2)JT/T 972-2015《沥青路面冷补材料》行业标准;3)GB/T 15180-201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4)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5)ASTM D6704-08《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mulsified Bitumens》等国际标准作为参考。地方标准如DB11/T 842-2011《北京市道路冷补沥青混合料技术规程》等也提供了区域性技术要求。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标准查新机制,确保采用最新有效版本的标准规范。
冷补沥青混合料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需综合考虑:1)马歇尔稳定度应≥3.5kN,流值范围2-4mm;2)浸水残留稳定度≥75%;3)初始强度(成型后2h)≥1.5kN,最终强度(养生7d后)≥4.0kN;4)车辙动稳定度(60℃)≥800次/mm;5)和易性评价应满足"不粘器具、不分层离析"要求;6)储存稳定性(20℃密封储存30天)强度损失率≤15%。对于重交通路段,各项指标应提高10%-20%。检测报告应包含实测数据、标准要求、单项判定和总体结论,对不合格项目需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检测机构应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保存原始记录至少6年。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