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03 14:41:20 更新时间:2025-03-16 14:03:51
点击:4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03 14:41:20 更新时间:2025-03-16 14:03:51
点击:4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肝脏外科手术、器官移植和休克等病理过程中常见的继发性损伤机制。建立稳定的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研究其分子机制、探索临床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型通过人为阻断肝脏血流后恢复灌注,模拟临床肝门阻断、肝移植冷热缺血等过程,可系统评估肝细胞坏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关键病理变化。目前该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缺血药物筛选、基因敲除鼠表型验证及再生医学研究等领域。
实验采用8-12周龄健康C57BL/6小鼠,术前禁食6小时但自由饮水。麻醉后行腹中线切口暴露肝门结构,使用无创血管夹阻断肝左叶和中叶的肝动脉、门静脉及胆管分支,建立70%肝组织缺血模型。缺血时间根据研究目的设置为30-90分钟,期间保持腹腔温度37℃。再灌注阶段撤除血管夹,逐层缝合腹腔。术后给予镇痛处理和保温观察,不同时间点(6/24/48小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
1. 血清学检测:通过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检测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酶标仪测定值较假手术组升高3-5倍提示肝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2. 组织病理学:HE染色可见典型病理改变: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水肿、核固缩,坏死区炎性细胞浸润。采用Suzuki评分系统(0-4分)量化损伤程度。
3. 氧化应激指标:检测肝组织MDA(丙二醛)含量反映脂质过氧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评估抗氧化能力。
4. 炎症因子检测:ELISA法测定TNF-α、IL-6等促炎因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TLR4/NF-κB通路基因表达。
5. 细胞凋亡检测: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分布,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2蛋白表达变化。
该模型具有操作可重复性强、损伤标志明确等特点,但需注意:缺血时间需通过预实验确定,过长导致高死亡率,过短损伤不显著;血管夹压力应控制在30-40g避免机械损伤;假手术组需进行相同操作但不阻断血流。建议使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实时监测缺血区域血流变化,确保建模准确性。此外,基因修饰小鼠可能因遗传背景不同呈现差异性反应,需设立严格对照。
随着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等新技术发展,该模型可用于解析肝细胞亚群在缺血再灌注中的特异性响应。结合活体成像技术,可动态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非编码RNA调控网络、线粒体自噬等新型分子机制,为开发肝保护剂提供理论依据。
该模型的标准化建立和系统评价,不仅深化了对肝脏IRI病理机制的理解,更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平台。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跨学科方法,有望突破当前肝脏缺血保护的治疗瓶颈。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