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系玻璃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04 08:06:28 更新时间:2025-03-24 03:23:06
点击:3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04 08:06:28 更新时间:2025-03-24 03:23:06
点击:3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硫系玻璃作为新型红外光学材料,因其优异的中远红外透过性能,在热成像、激光传输、光电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种以硫族元素(S、Se、Te)为主要成分的非氧化物玻璃,其性能检测直接关系到器件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随着红外光学系统向小型化、高性能方向发展,硫系玻璃的检测需求呈现精细化、多维化趋势。
在硫系玻璃质量控制体系中,需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检测框架:
1. 成分与结构分析系统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进行元素定量分析,配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痕量杂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有效识别硫系网络结构特征,拉曼光谱则用于解析[Se_n]链状结构的聚合程度。X射线衍射(XRD)检测需控制扫描速率在0.02°/s,确保非晶态特征的准确判定。
2. 光学性能精准测量
搭建氮气保护的红外测试系统(3-20μm波段),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透过率时,需校正基底吸收并控制温湿度在23±1℃、RH<40%。折射率测量推荐使用棱镜耦合技术,精度可达±0.001。散射损耗检测采用积分球法,需注意消除表面粗糙度引起的测量误差。
3. 力学与热学特性评估
显微硬度测试选用Knoop压头,载荷控制在10-50gf范围。热膨胀系数测量建议采用推杆式膨胀仪,升温速率保持3℃/min。针对低温应用场景,需额外进行-50℃环境下的抗热震性能测试。
当前行业正推进三项创新检测技术: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用于缺陷三维成像,可实现10μm级夹杂物检测;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实现元素分布的微区分析;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缺陷自动分类系统,识别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这些技术突破使缺陷检出率从92%提升至99.6%。
随着硫系玻璃在8-14μm大气窗口应用的深化,检测技术将向多参数耦合分析方向发展。建立材料性能数据库与预测模型,实现检测数据与制备工艺的智能关联,将成为提升硫系玻璃产业化水平的关键突破点。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