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揉搓性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0 11:24:23 更新时间:2025-07-09 11:24:2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0 11:24:23 更新时间:2025-07-09 11:24:2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抗揉搓性检测是评价材料(特别是柔性包装材料、薄膜、纸张、纺织品及涂层产品)在反复揉搓、折叠或摩擦作用下维持其物理完整性、外观质量和功能性能力的重要测试项目。在物流运输、日常使用及存储过程中,材料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形式的机械应力,如挤压、弯曲和摩擦。若材料的抗揉搓性能不足,可能导致其出现破洞、分层、起皱、涂层脱落、阻隔性能下降(如透气透湿率升高)甚至完全失效,进而影响内容物的保护效果、产品美观度及使用寿命。因此,该检测对于质量控制、产品研发、供应商评估以及满足终端应用要求(如食品包装密封性、电子产品的静电保护膜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抗揉搓性检测通常评估以下几个核心项目:
1. 外观完整性变化:观察并记录测试后材料表面是否出现裂纹、穿孔、分层、起毛、起球、皱褶、涂层剥离或明显磨损等可视缺陷。评估通常结合目视检查和评级标准进行。
2. 物理强度损失:测试前后对比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破裂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计算其强度损失率,量化揉搓对材料承载能力的削弱程度。
3. 功能性变化:对于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如阻隔性包装膜、防静电膜、光学膜),在揉搓后需测试其关键功能指标的变化。例如:
4. 密封强度/完整性:对于已成型的包装袋或含有热封层的材料,评估揉搓后其热封边或密封区域的强度是否降低或出现渗漏。
进行抗揉搓性测试的核心设备是揉搓试验机。根据运动方式和测试标准的不同,主要分为:
1. 直线往复式揉搓试验机:这是最常用的类型。其原理是让试样在设定的压力下,夹持于固定的上夹具和做直线往复运动的下平台(或相反)之间,模拟持续的揉搓动作。关键参数可控:压力(砝码或气压加载)、行程(摩擦距离)、频率(往复速度)、循环次数(或时间)。代表设备如符合 ASTM F392 / ISO 4649 标准的揉搓仪。
2. 马丁代尔耐磨/起球仪:虽然主要用于耐磨和起球测试,但在特定参数下(如轻压力、特定运动轨迹)也可用于评估织物、皮革等材料的抗揉搓性能。
3. 旋转式揉搓试验机:试样围绕固定轴心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旋转揉搓,适用于某些特定标准或材料。
4. 辅助设备:
典型的抗揉搓性检测流程如下:
1. 样品制备:根据标准要求裁取规定尺寸(常见如长条形或规定面积)和数量的试样。
2. 状态调节:将试样置于规定的温湿度环境(如 23±2°C, 50±5% RH)中,使其达到平衡状态(通常≥24小时)。
3. 仪器设置:在揉搓试验机上设定测试参数:
4. 安装试样:将试样平整、无张力地安装到仪器的上下夹具或平台上,确保接触面均匀。
5. 运行测试:启动设备开始揉搓,运行至设定的循环次数。
6. 结果评估:
7. 报告:详细记录测试条件、观察结果、性能变化数据,并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抗揉搓性检测遵循一系列国际、国家、行业或企业内部标准。常用标准包括:
1. 国际标准:
2. 国家标准:
3. 行业标准:
4. 企业标准/客户要求:许多终端用户(如食品、电子产品品牌商)会基于自身产品特性、供应链情况和市场经验,制定更严格或更具体(如特定揉搓次数、压力下的失效判定标准)的抗揉搓性要求。
选择标准依据:选用哪个标准取决于被测试材料的类型、最终应用领域、客户要求以及地域性法规。例如,食品软包装行业普遍采用 ASTM F392;而纸张纸板则多参考 GB/T 8944 或 TAPPI 方法。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