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洗色牢度的定义与标准
水洗色牢度指纺织品在模拟家庭洗涤条件下(如水温、机械作用、洗涤剂等)的颜色稳定性。常见的国际标准包括:
- ISO 105-C系列(国际标准)
- AATCC 61(美国标准)
- GB/T 3921(中国国家标准)
二、核心检测项目
水洗色牢度的检测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 变色牢度(Color Change)
- 检测内容:评估织物本身颜色在洗涤后的变化程度。
- 方法: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后放入洗涤液中,模拟多次洗涤循环。
- 评级标准:使用灰度卡(GB/T 250)进行评级,1级(严重褪色)至5级(无变化)。
2. 沾色牢度(Staining)
- 检测内容:评估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对相邻白色织物的颜色迁移(沾色)。
- 方法:将试样与多纤维贴衬布(如棉、涤纶、尼龙等)或单纤维贴衬布缝合洗涤。
- 评级标准:根据沾色程度,1级(严重沾色)至5级(无沾色)。
3. 外观变化评估
- 检测内容:观察洗涤后织物的表面状态,如起毛、起球、褶皱等。
- 方法:通过目视或仪器测量织物洗涤前后的外观差异。
4. 耐洗涤剂性能
- 检测内容:测试不同洗涤剂对织物颜色的影响。
- 方法:使用含酶或无酶洗涤剂进行对比实验。
三、检测流程与条件
-
样品准备:
- 裁剪试样(通常为40mm×100mm)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
- 根据标准选择单次或多次洗涤循环(如5次、10次)。
-
测试条件:
- 温度:常温(如30℃)至高温(如95℃)。
- 洗涤液:含规定浓度的标准洗涤剂(如5g/L)。
- 机械作用:通过旋转不锈钢珠或搅拌装置模拟洗衣机摩擦。
-
干燥与评级:
- 试样在室温下晾干或烘干。
- 使用标准光源箱(如D65光源)对比原样,由专业评级师或分光测色仪评定。
四、影响水洗色牢度的关键因素
- 纤维类型:天然纤维(如棉、丝)比合成纤维(如涤纶)更易褪色。
- 染料质量: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的色牢度优于直接染料。
- 染色工艺:固色剂的使用、皂洗充分性、pH值控制等直接影响结果。
- 洗涤条件:水温、机械强度、洗涤剂成分等外部因素。
五、提升水洗色牢度的措施
- 优化染色工艺:增加固色剂处理,延长皂洗时间。
- 选择高牢度染料:如活性染料中的高耐洗型。
- 后整理技术:采用交联剂或纳米涂层减少染料溶出。
- 严格质检:生产过程中增加预洗测试环节。
六、行业应用与趋势
- 服装行业:快时尚品牌需平衡色牢度与成本,高端服装要求达到4级及以上。
- 家纺产品:床品、毛巾等需通过多次洗涤测试(如ISO 105-C10)。
- 可持续发展:开发环保型固色剂和低温染色工艺以减少能耗。
七、结语
水洗色牢度检测是纺织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需结合标准方法、先进设备和工艺优化来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升,企业需持续改进技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通过以上检测项目与流程的全面把控,可有效降低因色牢度问题导致的退货率,提升品牌信任度。
分享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