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IMS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5 17:28:11 更新时间:2025-04-14 17:29:30
点击:398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5 17:28:11 更新时间:2025-04-14 17:29:30
点击:398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D-SIMS(动态二次离子质谱)作为表面分析领域的尖端技术,凭借其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和ppb级检出限,在材料科学、半导体制造和地质研究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技术通过高能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收集溅射产生的二次离子进行质谱分析,可实现对材料成分的立体化检测。以下重点解析其核心检测能力:
1. 全元素分析能力 可检测氢(H)到铀(U)之间的所有元素,包括传统EDS难以检测的轻元素。检测灵敏度呈现显著差异:氢检出限达1e18 atoms/cm³,而重金属元素可达1e13 atoms/cm³。在半导体行业,该特性被用于硅片中硼、磷等掺杂元素的定量分析,控制掺杂浓度在±2%精度范围内。
2. 同位素指纹识别 配备质量分辨率超过10,000的高性能质谱仪,可精确区分相邻质量数的同位素。地质学家利用^18O/^16O比值分析火山岩形成环境时,测量精度达0.1‰,为古气候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在核工业领域,能准确测定铀燃料中^235U丰度,误差小于0.5%。
3. 三维成分剖析 通过逐层溅射实现深度方向分析,纵向分辨率可达1nm/层。检测光伏电池的p-n结时,可清晰呈现硼、磷掺杂浓度的梯度变化,界面过渡区宽度测量精度达±0.3nm。配合TOF检测器时,深度剖析速度可达100nm/s,特别适用于薄膜器件的快速表征。
4. 痕量杂质检测 在半导体晶圆污染分析中,对铁、铜等金属污染物的检测限低至1e9 atoms/cm²。某300mm硅片表面钠污染检测案例显示,D-SIMS成功识别出导致器件漏电流的3e10 atoms/cm²级钠污染,较GD-MS方法灵敏度提升两个数量级。
1. 微区成像分析 采用聚焦离子束(束斑<50nm)进行面扫描,结合脉冲计数技术生成元素分布图。分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可直观显示钴、锰元素的偏析现象,空间分辨率达80nm,单个像素点采集时间仅需10ms。
2. 化学态鉴别 通过分子离子碎片分析材料化学态,如区分Si-O(m/z=60)和Si-N(m/z=58)化学键。在分析钝化膜时,可定量表征Si3N4/SiO2界面混合层的化学状态变化,化学态识别准确率>95%。
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用于GaN HEMT器件中碳杂质的三维分布检测;光伏行业检测PERC电池的Al2O3钝化层厚度(检测精度±0.5nm);核材料分析中,实现燃料包壳Zr-2合金中氢渗透深度的精确测定。最新研究显示,结合机器学习算法,D-SIMS数据解析效率提升300%,特征峰识别准确率达99.7%。
随着飞行时间检测器(TOF)和簇离子源技术的发展,现代D-SIMS的检测速度已提升至每分钟1000个数据点,质量分辨率突破20000(m/Δm),在二维材料、量子点器件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展。该技术正朝着更高通量、更低检测限的方向发展,预计未来三年内实现单原子层检测的商业化应用。
分享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