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测试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5 16:34:31 更新时间:2025-04-14 16:35:36
点击:306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5 16:34:31 更新时间:2025-04-14 16:35:36
点击:306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生物降解测试是评估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能力的关键技术手段。该测试广泛应用于可降解塑料、环保包装、医疗耗材等领域,是验证材料环保性能的核心依据。以下从专业角度解析生物降解测试的核心检测项目。
(1) 二氧化碳释放量检测:通过密闭反应系统精确测定材料分解产生的CO₂量,采用红外传感器或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测试周期通常持续60-180天。ISO 14855标准要求有效碳转化率需达到90%以上。
(2) 重量损失测定:采用热重分析仪(TGA)测量样品质量变化,结合目视观察碎片化程度。ASTM D5988标准规定质量损失率需与理论降解值吻合度≥85%。
(3) 耗氧量监测:使用呼吸计量法测定微生物分解过程中的氧气消耗,BOD检测仪可记录实时耗氧曲线。典型合格材料在28天内需达到60%以上的理论耗氧量。
(1) 有机酸与甲烷检测: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甲酸、乙酸等短链有机酸浓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甲烷生成量。合格材料要求有机酸总量<5mg/g,甲烷占比<1%。
(2) 水溶性物质分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溶液COD值,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溶解性有机物成分。EN 13432标准规定水溶物含量需<10%。
(3) 残留物表征: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表面孔洞结构变化,X射线衍射(XRD)检测结晶度下降情况,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官能团变化。
(1) 堆肥环境模拟:控制温度58±2℃、湿度50-55%的工业堆肥条件,按ASTM D5338标准进行90天降解测试。材料需在12周内崩解率>90%。
(2) 土壤掩埋测试:设置20-30cm埋深、25-30℃恒温环境,定期取样检测。合格材料要求180天内失重率>60%,碎片尺寸<2mm。
(3) 水体环境测试:建立淡水、海水模拟系统,监测材料漂浮性、悬浮颗粒物产生量。OECD 306标准要求28天内生物降解率>60%。
生物降解测试的检测项目设置需充分考虑材料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国际标准体系。测试机构应配备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联用仪(GC-IRMS)等高精度设备,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随着生物降解材料应用领域的扩展,测试方法正在向高通量、微宇宙模拟方向发展,检测周期从传统的180天缩短至60天以内,测试精度提升至ppb级。
建议材料研发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建立降解性能预测模型,通过热分析(DSC/TGA)、分子量测定(GPC)等预检测手段优化配方,可减少正式测试的重复次数,显著降低研发成本。
分享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