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色牢度的核心检测项目
1. 耐洗色牢度(Washing Fastness)
- 测试目的:评估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颜色脱落或沾色的程度。
- 检测方法:
- 标准:ISO 105-C06、AATCC 61、GB/T 3921
- 流程: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置于含洗涤剂的溶液中,通过机械搅拌模拟洗涤过程。测试后通过灰卡比对颜色变化和贴衬布的沾色等级。
- 关键参数:温度(40℃~95℃)、洗涤剂浓度、机械作用时间。
2. 耐摩擦色牢度(Rubbing Fastness)
- 测试目的:检测纺织品在干/湿摩擦下的颜色转移情况。
- 检测方法:
- 标准:ISO 105-X12、AATCC 8、GB/T 3920
- 设备:摩擦色牢度测试仪(往复式或旋转式)。
- 流程:使用标准白色棉布以固定压力(9N)摩擦试样表面,通过沾色灰卡评定干/湿摩擦后的颜色转移等级。
3. 耐光色牢度(Light Fastness)
- 测试目的:评估纺织品在光照下的褪色或变色程度。
- 检测方法:
- 标准:ISO 105-B02、AATCC 16、GB/T 8427
- 设备:氙灯老化试验箱或紫外光源设备。
- 流程:将试样与蓝色羊毛标样同时暴露于模拟日光环境中,根据标样的褪色时间评定耐光等级(1~8级)。
4. 耐汗渍色牢度(Perspiration Fastness)
- 测试目的:测试纺织品在人体汗液作用下的颜色稳定性。
- 检测方法:
- 标准:ISO 105-E04、AATCC 15、GB/T 3922
- 试剂:人工汗液(酸性和碱性两种配方)。
- 流程:试样与贴衬布在汗液中浸渍后加压,置于恒温箱(37℃)处理4小时,评定颜色变化和沾色。
5. 耐氯水色牢度(Chlorinated Water Fastness)
- 测试重点:泳装、毛巾等接触含氯水产品的颜色稳定性。
- 检测方法:
- 标准:ISO 105-E03、AATCC 162
- 溶液:含有效氯(50~100ppm)的模拟泳池水。
- 流程:试样浸泡后干燥,重复多次测试,评定褪色程度。
6. 耐热压(熨烫)色牢度(Hot Pressing Fastness)
- 测试目的:评估纺织品在高温熨烫时的颜色变化。
- 检测方法:
- 标准:ISO 105-X11、AATCC 133
- 设备:热压试验仪,温度范围(110℃~200℃)。
- 流程:试样在干/湿状态下与标准贴衬布接触,加压加热一定时间后冷却,评定颜色变化。
二、特殊应用场景的检测项目
- 耐海水色牢度:适用于泳装、航海服装,模拟海水浸泡后的颜色稳定性(ISO 105-E02)。
- 耐唾液色牢度:针对婴幼儿纺织品,检测染料在唾液中的溶解性(DIN 53160)。
- 耐臭氧色牢度:评估汽车内饰等材料在臭氧环境下的褪色情况(AATCC 109)。
三、影响染色牢度的关键因素
- 染料选择: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牢度较高,直接染料牢度较低。
- 染色工艺:固色时间、温度、助剂使用(如固色剂)直接影响结果。
- 纤维类型:天然纤维(棉、丝)比合成纤维(涤纶)更难固色。
- 后整理工艺:树脂整理、防水处理可能降低部分色牢度。
四、检测结果的应用与改进
- 等级判定:多数项目采用1
5级评分(5级最佳,1级最差),部分耐光测试为18级。
- 改进措施:
- 优化染色工艺(如延长汽蒸时间);
- 添加固色剂或紫外线吸收剂;
- 选择高牢度染料(如活性染料替代直接染料)。
五、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快速检测技术:便携式色牢度测试仪器的开发(如手机APP颜色分析)。
- 环保标准升级:欧盟OEKO-TEX®等认证对色牢度提出更高要求。
- 智能纺织品测试:柔性电子元件整合后的新型色牢度评估方法。
结语
染色牢度检测是纺织品质量控制的“硬指标”,需根据产品用途精准选择测试项目。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升,企业需结合国际标准与创新工艺,从染料选择到后整理全流程优化,确保产品在色彩美观与功能耐久性上达到最佳平衡。
分享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