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1. 开口尺寸与形状精度检测
- 检测目的:验证钢网开口的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设计文件(Gerber文件),确保锡膏印刷量精准。
- 检测工具:
- AOI(自动光学检测仪):通过高分辨率相机扫描开口,对比实际与设计尺寸。
- 激光测量仪:精准测量开口长、宽、面积误差(公差需≤±5μm)。
- 关键参数:
- 宽厚比(Aspect Ratio):开口宽度与钢网厚度的比值需≥1.5,避免锡膏堵塞。
- 面积比(Area Ratio):开口面积与孔壁面积的比值需≥0.66,保证锡膏释放率。
2. 孔壁光滑度检测
- 检测目的:孔壁粗糙度影响锡膏释放的均匀性,需避免毛刺或锯齿状边缘。
- 检测方法:
- 3D显微镜或轮廓仪:观察孔壁垂直度和表面光滑度。
- 锡膏转移测试:实际印刷后通过SPI(锡膏检测仪)验证焊点形状是否完整。
3. 钢网张力测试
- 检测目的:钢网张力不足会导致印刷偏移或塌陷。
- 检测工具:张力计(如张力刀或电子式张力仪)。
- 标准要求:
- 新钢网张力需≥35N/cm²(根据IPC标准)。
- 使用中的钢网张力不得低于初始值的80%。
4. 位置精度与对位检测
- 检测内容:
- 钢网开口与PCB焊盘的匹配度。
- 钢网MARK点与PCB板的定位误差。
- 检测方法:
- 使用影像测量仪对比钢网与PCB设计文件。
- 对位误差需≤±25μm(高密度板要求≤±15μm)。
5. 厚度均匀性检测
- 检测目的:钢网厚度偏差会导致锡膏量波动。
- 检测工具:
- 千分尺(手动测量多点厚度)。
- 激光测厚仪(全自动扫描,精度达±1μm)。
- 标准:整张钢网厚度公差需≤±5μm。
二、辅助检测项目
1. 桥接与防锡珠设计检测
- 检查细间距元件(如QFP、BGA)的开口是否采用分割、内缩或倒梯形设计,防止短路和锡珠。
2. 污染与清洁度检测
- 检测方法:
- 目视检查或显微镜观察孔内残留锡膏、助焊剂或异物。
- 使用酒精擦拭后测试张力变化,判断污染程度。
3. 外观缺陷检测
- 检测内容:
- 划痕、凹坑、锈蚀等影响钢网寿命的缺陷。
- 钢网边缘平整度及框架焊接强度。
4. 张网参数验证
- 检测钢网绷网角度(通常为22.5°或45°)和网布张力均匀性,避免局部松弛导致印刷偏移。
5. 锡膏转移效率测试
- 通过实际印刷实验,计算锡膏转移率(理想值≥85%),评估钢网开口设计的合理性。
三、检测流程与标准依据
- 首次检测:新钢网到货后需全项目检测。
- 周期性检测:每使用5万次或每月进行一次张力、厚度和开口尺寸复检。
- 故障排查检测:印刷不良时优先检查张力、孔壁污染和开口堵塞。
- 标准参考:IPC-7525(钢网设计指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四、检测设备与技术趋势
- 自动化检测:AOI与SPI联动实现全流程闭环控制。
- 3D钢网检测仪:可同时测量开口尺寸、孔壁角度和锡膏厚度。
- AI缺陷识别:通过机器学习快速分类污染、磨损等异常。
五、总结
钢网检测是SMT工艺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需建立系统化的检测流程,结合设计验证、周期性维护和实时监控。企业应根据产品复杂度(如Mini LED、汽车电子)定制检测方案,确保钢网性能与高密度、微型化元件的需求同步升级。
分享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