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文名称 | H3N2流感雪貂模型 |
---|---|
资源英文名称 | |
疾病概述 | 流感病毒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病原体,它能导致流感疫情甚至世界大流行,流感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都可能爆发而引起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呈球形或丝状,直径80-120nm。病毒外层为两种不同糖蛋白构成的辐射状突起,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根据HA和NA抗原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N1~N9)。H3N2亚型流感病毒1968年最早出现于香港,后传播到日本、美国等地,引发了一场流感世界大流行,致死人数达到近100万人。此后,虽未再次引起世界大流行,但散发流行至今。近年来,世界范围的流感流行病学监控和调查分析显示,该亚型流感病毒在全球仍是流行优势株,仅1968-1992年间我国发生的10次流感小流行中就有7次都是由H3N2流感病毒所引起,并且在1998年和2002年我国也都发生了较大范围的H3N2流感流行,其中北京市1998年11-12月的人群总发病率高达10%,总发病人数达到了100万以上。 |
实验动物背景信息 | 雪貂呼吸道解剖结构上下呼吸道分腔明显,受体分布与人极为接近,是迄今为止最为敏感的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它对人流感病毒高度易感,病毒不经适应即能使雪貂致病,并易传播给雪貂和人。在自然条件下,雪貂一般也是通过呼吸道吸入病毒的方式感染流感病毒,其感染后的发病过程和机体反应也与人体相似。雪貂除对人流感病毒高度易感外,对禽流感、猪流感病毒也十分敏感,且感染后出现典型症状。 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这是由于雪貂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存在人流感病毒特异性受体α2,6糖键连接的唾液酸,而其肺泡上皮细胞表面也存在着禽流感病毒特异性受体α2,3糖键连接的唾液酸。 概括起来,相较于其他流感动物模型,雪貂的优势为 :(1)雪貂感染流感病毒后的症状、发病机制和免疫反应与人类极为相似。(2)人甲、乙型流感病毒均可自然感染雪貂,这为在完全控制的群体内观察流感的传播规律和流感病毒抗原性的漂移和转变提供了可能。(3)雪貂的气管较长,这样就使其上、下呼吸道区室化,有利于研究流感病毒对呼吸道不同区域的效应差异。(4)雪貂作为动物模型比啮齿类大,易于监测其体温、脉搏和呼吸频率。(5)在小型动物中,雪貂是唯一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自然出现发热反应的动物模型。基于此,目前雪貂作为理想的流感动物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流感发病机理等各方面的研究,为人类流感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去势雪貂(Mustela Pulourius Furo),4-10月龄,500-1000克。实验前进行血清学检查,HI方法检测血清H3N2、H1N1、H5N1抗体,抗体阴性为合格雪貂方可入组实验。 |
模型制作方法 | 病毒株为A/Brisbane/10/07 (H3N2),雪貂经轻度麻醉后滴鼻感染H3N2病毒。实验的观察期为5天。皮下植入体温芯片用于监测体温、体重变化。每日观察雪貂临床症变化,在感染后第5天安乐动物,取组织样本用于监测病毒复制动力曲线和动物感染后组织炎症反应检查。 |
模型表型数据 | 1.雪貂模型感染后临床症状变化
关于我们
部分仪器![]() ![]() ![]() ![]() 合作客户
相关文章:
下一篇: H7N9禽流感雪貂模型 上一篇: 2009年甲型H1N1流感雪貂模型 以上是中化所 H3N2流感雪貂模型服务的相关介绍,更多关于 H3N2流感雪貂模型费用,标准,周期等问题可咨询在线工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