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豚鼠模型(含耐药株)模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4-12-22 09:48:16
点击:39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4-12-22 09:48:16
点击:39
资源中文名称 | 结核豚鼠模型(含耐药株) |
---|---|
资源英文名称 | |
疾病概述 |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感染通常会累及肺、淋巴系统及其它多组织器官。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感染后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传染源,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大多数的受感染者没有病症,称为潜伏结核感(latent?TB?infection),但其中约5-10%的潜伏感染者会发展至活动性结核;若无适当治疗,一个活动病例平均每年可使10~15人新受感染,病例本人的死亡率则超过50%。若潜伏感染者同时罹患免疫抑制,如艾滋病,每年就有10%的病发机率。 肺结核病程较复杂,临床分型有:1、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肺内渗出病变、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哑铃状改变的原发综合征。儿童多见,仅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2、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Ⅲ型):可以出现以增殖为主、浸润为主、干酪病变为主或以空洞为主等多种病理改变。 |
实验动物背景信息 | |
模型制作方法 |
3.1实验用豚鼠的选择: 选择体重:300~350g SPF级,雌性Hartley豚鼠(提供厂商: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使用申请号: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批准号:MC—09-2003)。 3.2饲养环境 —动物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ABSL-3);温湿度范围:18-28℃;相对湿度:40-70%;换气次数:机械送排风;明暗周期:12h/12h;照度:150-300Lux;清洁消毒:用具、笼架等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消毒;笼具种类及饲育密度:豚鼠笼,3只一笼; 3.3饲养条件 饲料: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华阜康有限公司豚鼠专用饲料,自由采食;垫料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华阜康有限公司,定期更换;饮水;普通自来水经过高压(121℃,30min),自由饮用。 3.4观察 豚鼠在进入ABSL-3实验室之后,进行检疫,PPD阴性者,观察4~5天后,进行感染实验. 3.5实验用豚鼠的分组及感染: 实验共分为四个大组,第一组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第二组为高剂量组(1X104 CFU)、第三组为中剂量组(1X103 CFU)和第四组低剂量组(1X102 CFU)。每组36只均,共144只(5只备用,实际为150只),均采用后肢蹊部皮下注射。 3.6感染用菌株 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Dt株(ATCC 35810)和结核菌耐药株(内部编号94789) 3.7实验观察 感染后,每天观察感染豚鼠的临床症状,每周称取豚鼠体重,观察不同感染剂量豚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变化规律。 3.8解剖后病理和荷菌量检测 分别在感染后1d、2d、3d、5周和6周,每组解剖6只豚鼠,分别无菌活体心脏取血,并在解剖后1/2脾脏、1/2肺脏和1个腹股沟淋巴结,无菌研磨后接种L-J斜面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并将同一组织的剩余部分固定在10%福尔马林中,进行病理切片。 |
动物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 |
保存方式 | |
更多相关 | 动物模型制备 |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