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梨火疫病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1:31:40 更新时间:2025-05-13 01:31:4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1:31:40 更新时间:2025-05-13 01:31:4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亚洲梨火疫病(Fire Blight)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的毁灭性植物病害,主要危害梨、苹果、山楂等蔷薇科植物。该病原菌通过风雨、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可导致花、叶、枝条及果实迅速枯萎,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对果园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随着国际贸易和种苗流通的频繁,火疫病菌的跨境传播风险日益增加。因此,建立高效、准确的检测体系对病原菌的早期发现、疫情监控及防控至关重要。
亚洲梨火疫病菌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病原菌分离培养: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如CCT培养基)分离细菌,观察菌落形态及生化特性。
2.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技术扩增特异性基因片段(如ams基因或pEA29质粒)。
3. 血清学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法(IF)鉴定病原菌抗原。
4. 田间症状诊断:结合叶片焦枯、枝条“牧羊杖”状弯曲等典型病症进行初步判断。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多种高精度仪器:
- PCR仪与电泳系统:用于DNA扩增及产物分析。
- 荧光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标记的病原菌。
- 酶标仪:读取ELISA检测的吸光度值。
- 恒温培养箱:提供病原菌分离培养的适宜环境。
- 高速离心机:用于样本DNA或蛋白的提取纯化。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传统培养法:将病组织切片接种至CCT培养基,37℃培养48小时后观察乳白色黏液状菌落。
2. 多重PCR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如AJ75/AJ76),通过扩增ams基因实现快速鉴定,检测灵敏度可达103 CFU/mL。
3.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在恒温条件下快速扩增目标序列,适用于田间快速筛查。
4. 全基因组测序:用于菌株分型及溯源分析,揭示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
国际与国内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检测:
-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ISPM 27:规定梨火疫病菌的检测流程及检疫措施。
- 中国国家标准GB/T 28067-2011:明确PCR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及结果判定标准。
- 欧盟标准EN ISO 16140-3:2021:规范分子检测方法的验证程序。
- OIE陆生动物诊断手册:提供病原菌分离培养与血清学检测的标准化方案。
通过上述检测项目、仪器及方法的综合应用,结合严格的标准化操作,可有效提升亚洲梨火疫病菌的检出率,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