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检疫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2:14:46 更新时间:2025-05-13 02:14:4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2:14:46 更新时间:2025-05-13 02:14:4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HN)是一种由IHHNV病毒(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引起的甲壳类动物严重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对虾养殖业。该病毒可通过水平传播(如污染水体、饵料)和垂直传播(亲虾携带)扩散,感染后会导致幼虾生长迟缓、畸形、表皮白斑及高死亡率,成年虾则可能成为无症状携带者。由于其高传染性和对产业的潜在威胁,IHHN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申报的疫病之一,检疫检测成为防控的关键环节。
IHHN检疫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病原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病毒核酸;
2. 抗体检测:利用血清学技术识别宿主免疫反应;
3. 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靶器官(如造血组织、表皮)的病理变化;
4. 生物测定:通过健康对虾攻毒实验验证病毒感染性。
针对不同检测需求,常用仪器包括:
- PCR仪及电泳设备:用于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
- 荧光定量PCR系统(qPCR):实现病毒载量定量检测;
- 酶标仪:支持ELISA法抗体检测;
- 显微成像系统:用于组织切片观察和病理分析;
- 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病毒颗粒形态。
1.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巢式PCR(nested 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针对IHHNV的保守基因序列(如N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可检测低至102拷贝/μL的病毒核酸,灵敏度达95%以上。
2. 血清学检测
利用单克隆抗体开发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通过检测病毒衣壳蛋白VP28抗原,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筛查,检测特异性超过98%。
3. 组织病理学检测
取对虾鳃丝、造血组织等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特征性病变:
- 造血组织细胞核固缩、胞质嗜碱性包涵体
- 表皮基底细胞坏死形成空泡化区域
4. 原位杂交技术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病毒RNA特异性结合,可在组织切片中精确定位病毒感染部位。
国际及国内主要依据以下标准开展检测:
- OIE《水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巢式PCR为确诊金标准;
- GB/T 25878-2010(中国):对虾IHHNV检测技术规范;
- SN/T 1675-2014:进出境对虾检疫规程;
- ISO/TS 15216-2:2013:水产动物病毒分子检测通用要求。
需注意:PCR检测需设置阳性对照(含病毒质粒)和阴性对照(无模板及非感染样本),ELISA检测需通过棋盘滴定法优化抗体工作浓度。
IHHN的精准检测需结合流行病学特征,综合运用分子诊断、血清学及病理学方法。养殖场应定期开展监测,尤其关注亲虾和育苗阶段的筛查。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如LAMP法)及标准化检测流程的推广,将进一步提升疫病防控效率,保障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