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结核检疫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3:40:41 更新时间:2025-05-13 21:43:5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3:40:41 更新时间:2025-05-13 21:43:5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副结核(Paratuberculosis)是由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ecies paratuberculosis, MAP)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表现为渐进性消瘦、腹泻和肠黏膜增厚等特征。该病具有潜伏期长、传播途径复杂的特点,可通过粪便、乳汁及垂直传播扩散,对畜牧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副结核的人畜共患潜力也备受关注,因此精准的检疫检测技术对动物健康管理、食品安全保障及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副结核检疫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病原学检测:通过细菌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样本中的MAP;
2. 血清学检测:利用ELISA、补体结合试验等检测动物体内特异性抗体;
3. 病理学检测:通过组织切片观察肉芽肿病变及抗酸染色确认病原体;
4. 核酸检测:基于IS900、F57等MAP特异性基因序列的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副结核检测需依赖专业仪器以提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 分子生物学设备:PCR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核酸提取仪;
- 血清学设备:酶标仪、洗板机、离心机;
- 微生物培养设备:CO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显微镜(用于抗酸染色观察);
- 病理学设备:组织切片机、显微成像系统。
1. 细菌培养法:
采集粪便或肠道组织样本,使用含分枝杆菌素的选择性培养基(如HEYM培养基),在37℃下培养8-12周,通过菌落形态和抗酸染色确认MAP存在。该方法为“金标准”,但耗时较长。
2. PCR检测法:
提取样本DNA后,采用针对IS90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通过电泳或荧光信号判断结果,可在24小时内完成检测,灵敏度高达10^3 CFU/g。
3. ELISA检测:
使用MAP特异性抗原(如PPA或P22)包被微孔板,加入待检血清后,通过酶标二抗显色定量分析抗体水平,适合大规模筛查。
4. 病理组织学检查:
对肠系膜淋巴结或回肠末端进行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肉芽肿结构,Ziehl-Neelsen染色确认抗酸杆菌。
副结核检测需遵循国际和国内标准:
- 国际标准: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规定的培养与PCR方法;
- 中国国家标准:GB/T 18648-2020《副结核病诊断技术》明确规定了病原分离、PCR及ELISA的操作规范;
- 行业规范:NY/T 907-2004《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临床采样与实验室检测流程。
检测结果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判定,阳性样本需进行复核并上报动物疫病防控系统。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