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副结核病检疫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4:48:20 更新时间:2025-05-13 21:44:0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4:48:20 更新时间:2025-05-13 21:44:0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牛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 MAP)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该病以慢性肠炎、持续性腹泻、进行性消瘦和产奶量下降为特征,对畜牧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由于潜伏期长(2-5年)、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病原可通过粪便、乳汁等途径传播,检疫检测成为防控该病的关键环节。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疫病,我国也将其纳入二类动物疫病管理范畴,强调通过科学检测手段实现早期诊断和净化。
牛副结核病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三大类:
1. 病原学检测:通过分离培养病原菌或显微镜观察组织样本中的抗酸杆菌,直接确认感染;
2. 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检测血清中MAP特异性抗体;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病原DNA,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
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需配套专业仪器设备:
- 细菌培养:恒温培养箱、离心机、生物安全柜、荧光显微镜;
- ELISA检测:酶标仪、洗板机、微量移液器;
- PCR检测:PCR扩增仪、电泳系统、凝胶成像仪;
- 病理学检测:组织切片机、染色设备。
1. 细菌培养法:采集粪便或肠系膜淋巴结样本,经酸处理去除杂菌后接种于Herrold's卵黄培养基,37℃培养8-12周,观察菌落形态并通过抗酸染色确认;
2. ELISA检测:取血清样本,使用商业化试剂盒(如IDEXX Paratuberculosis Screening Ab Test)按说明书操作,通过酶标仪读取OD值,计算S/P比值判定阴阳性;
3. 实时荧光PCR:提取样本DNA后,针对MAP特异性IS900基因设计引物,通过扩增曲线和Ct值判断结果,可在4小时内完成检测。
我国主要依据以下标准执行检测:
- GB/T 18645-2020《动物副结核病诊断技术》规定细菌培养和PCR为确诊方法;
- NY/T 539-2016明确ELISA检测的判定阈值(S/P≥0.3为阳性);
- 国际参考: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要求PCR检测需包含IS900、ISMAP02和F57基因的复合扩增以提高特异性。
检测过程中需注意:
- 粪便样本需低温保存(4℃不超过7天,-20℃长期保存);
- 血清学检测可能出现与禽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反应,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 PCR检测需设置内参基因(如β-actin)以排除抑制剂干扰;
- 实验室需达到生物安全二级(BSL-2)标准,防止气溶胶污染。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