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疱疹病毒病毒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5:15:18 更新时间:2025-05-13 05:15:1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5:15:18 更新时间:2025-05-13 05:15:1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 KHV)是一种严重危害锦鲤和鲤科鱼类的病原体,可导致大规模死亡和经济损失。其感染症状包括皮肤溃疡、鳃组织坏死和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高传染性和致死性。为有效防控疫情,病毒检测成为关键环节。目前,病毒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是两种主要的技术手段,前者通过活体病毒培养鉴定病原,后者基于核酸扩增快速识别病毒基因。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样本类型、检测时效性及实验室条件进行选择。
KHV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病毒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病毒分离主要用于确认活病毒存在,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和免疫学验证完成;分子检测则针对病毒DNA进行特异性扩增,常用方法包括常规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此外,还需对样本来源(如鳃组织、肾脏)进行预处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过程中涉及的关键仪器设备包括:
- 病毒分离:生物安全柜、CO₂培养箱、倒置显微镜、离心机及细胞培养瓶;
- 分子检测:PCR扩增仪、电泳系统、凝胶成像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及核酸提取仪;
- 辅助设备:超低温冰箱(-80℃)用于样本保存,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核酸纯度。
病毒分离法分为以下步骤:
1. 样本匀浆后经抗生素处理和离心取上清;
2. 接种至敏感细胞系(如KF-1细胞),37℃培养5-7天;
3. 每日观察细胞病变(CPE),阳性结果需通过电镜或免疫荧光法确认。
分子检测法则包括:
1. 提取样本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如针对TK基因);
2. PCR扩增:95℃预变性后,经35-40个循环(94℃/30s, 55℃/30s, 72℃/30s);
3.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产物,出现预期条带则判定阳性。
国际通用的检测标准参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手册:
- 病毒分离:需在BSL-2实验室操作,CPE出现后需进行中和试验验证;
- PCR检测:引物序列应符合OIE推荐(如KHV-F/R),扩增体系需设置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 结果判定:病毒分离阳性或PCR产物测序匹配度≥98%方可确诊。国内标准《GB/T 15805.5-2018》进一步规定了样品采集、运输及保存规范。
当前,qPCR凭借高灵敏度和定量能力成为主流检测手段,检测限可达10拷贝/μL。新兴的CRISPR-Cas技术正在开发中,可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未来检测体系将向自动化、多重检测方向演进,同时病毒分离仍为确诊金标准,二者结合将提升疫病监测网络的响应效率。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