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到电信网络的空中接口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10:11:28 更新时间:2025-05-15 10:11:3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10:11:28 更新时间:2025-05-15 10:11:3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中无线通信的核心环节——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的性能和安全性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空中接口作为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其检测涉及信号质量、协议合规性、电磁兼容性等多个维度,直接关系到网络稳定性、传输速率和用户服务质量。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能够有效识别干扰源、优化频谱利用率,并为设备入网认证提供技术依据。
空中接口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射频参数测试:如发射功率、频率误差、调制精度(EVM)等;
2. 协议一致性验证:包括RRC/NAS层信令流程、切换性能及移动性管理;
3. 信号质量评估:RSRP、SINR、误码率(BER)等关键指标;
4. 抗干扰能力测试:模拟同频/邻频干扰场景下的通信稳定性;
5. 安全机制检测:加密算法合规性及用户身份认证流程验证。
主流检测设备包括:
- 矢量信号分析仪(VSA):用于解调信号并分析调制质量;
- 协议测试仪:如Keysight UXM5G支持端到端协议仿真;
- 频谱分析仪:检测频段占用情况及杂散发射;
- 无线信道模拟器:模拟多径衰落、多普勒效应等复杂环境;
- 自动化测试系统:集成测试脚本的综测仪(如R&S CMW500系列)。
检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1. 实验室测试:在屏蔽暗室中利用仪器模拟标准信道模型;
2. 外场路测:通过扫频仪和路测软件采集真实网络性能数据;
3. 故障诊断:结合信令跟踪(如XCAP协议分析)定位异常事件;
4. 自动化分析:基于AI算法对海量测试数据进行异常模式识别。
主要参照以下国际/国内标准:
- 3GPP TS 36.521-1:LTE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规范;
- YD/T 2853-2015:中国通信行业空中接口安全技术要求;
- ETSI EN 301 908:IMT系统电磁兼容性标准;
- GCF/PTCRB认证:全球终端入网强制测试体系;
- ITU-R M.2083:5G系统频谱使用及效率评估框架。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