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乳酸底物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18:13:55 更新时间:2025-05-16 18:13:5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18:13:55 更新时间:2025-05-16 18:13:5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细胞中。当组织损伤或细胞膜完整性破坏时,LDH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其活性检测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乳酸底物法)是一种基于酶促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反应体系中NAD+还原为NADH的速率来定量LDH活性,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肿瘤及溶血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本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血清、血浆或组织样本中LDH的总活性。在临床检验中,LDH活性升高常见于以下情况:
1. 心肌梗死(发病后12-24小时显著升高);
2. 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
3. 恶性肿瘤(尤其是转移性肿瘤);
4. 溶血性贫血或血液系统疾病;
5. 骨骼肌损伤或肺栓塞等。
此外,通过LDH同工酶分析(需结合其他方法)可进一步判断组织损伤来源。
使用乳酸底物法检测LDH时需配备以下仪器:
1.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340nm处NADH的吸光度变化;
2. 恒温水浴箱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确保反应体系温度稳定在37℃±0.5℃;
3. 微量加样器:精确移取样本和试剂;
4. 离心机:用于处理含血细胞或沉淀的样本;
5. 计时器:严格控制反应时间。
乳酸底物法的核心反应为:
L-乳酸 + NAD⁺ → 丙酮酸 + NADH + H⁺
标准操作步骤:
1. 样本处理:采集静脉血后离心分离血清,避免溶血(红细胞含高浓度LDH);
2. 试剂复溶:按说明书用去离子水溶解冻干试剂;
3. 反应体系构建:按比例混合样本与工作液(通常采用速率法监测吸光度变化);
4. 温育与测定:37℃条件下记录0-3分钟的吸光度变化值(ΔA/min);
5. 结果计算:根据公式LDH活性(U/L)=ΔA/min × 总反应体积 × 1000/(6220 × 光径 × 样本体积)。
本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1. 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标准:推荐反应条件为pH 8.9-9.1,37℃测定;
2. WS/T 404.1-2018: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对临床酶学检测方法的要求;
3. 试剂盒性能验证:需满足线性范围(通常50-1000 U/L)、精密度(CV≤5%)和准确度(回收率95-105%);
4. 每日需使用校准品(如人源基质LDH校准液)和质控品(两个浓度水平)进行校准与质控。
相比丙酮酸底物法,乳酸底物法具有以下优势:
- 底物稳定性更好;
- 反应方向更接近生理条件;
- 抗干扰能力更强(如胆红素、溶血的影响较小)。
关键注意事项:
1. 样本需在2小时内分离血清,4℃保存不超过48小时;
2. 避免使用肝素抗凝血浆(可能抑制LDH活性);
3. 试剂开封后需密封避光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4. 定期验证仪器波长精度和温控系统。
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乳酸底物法)作为临床生化常规检测项目,其标准化操作和严格质量控制对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检测人员需熟练掌握方法原理、操作规范及干扰因素,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