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余氯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14:28:59 更新时间:2025-05-17 14:29:0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14:28:59 更新时间:2025-05-17 14:29:0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游离余氯是指水体中以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离子(OCl⁻)形式存在的氯元素,是饮用水、游泳池水及工业循环水消毒效果的核心指标。其检测对保障水质安全至关重要——过高浓度会导致刺激性气味、腐蚀管道或对人体黏膜造成伤害,而过低则无法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中游离余氯浓度应控制在0.3-2.0 mg/L范围内。检测场景涵盖自来水厂出水口、二次供水系统、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等,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游离余氯检测更是快速评估消毒效果的关键手段。
游离余氯检测主要关注三项核心参数:①游离余氯浓度(mg/L),直接反映消毒效力;②pH值,因余氯存在形式随pH变化(pH<7.5时以HOCl为主,杀菌效果更强);③水温,高温会加速余氯分解。同时需记录检测时间、水样浊度及氧化还原电位(ORP)等辅助参数,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当前市场主流检测设备包括: 1. 分光光度计:采用DPD(N,N-二乙基对苯二胺)显色法,通过520nm波长比色定量,检测限可达0.02mg/L; 2. 便携式余氯测定仪:基于膜电极法,配备温度补偿功能,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3. 在线监测系统:集成流动注射分析(FIA)技术,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并数据远传; 4. 比色盘/试剂盒:通过色阶比对的半定量方法,适合应急场景使用。
国际通用的检测方法体系包含: 1. DPD分光光度法(GB/T 5750.11-2006):加入DPD试剂后,游离余氯与其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15秒内完成比色测定; 2. 碘量法(HJ 586-2010):适用于高浓度检测(>1mg/L),通过硫代硫酸钠滴定计算氯含量; 3. 电化学法(ISO 7393-3):使用膜覆盖式电流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复杂水质; 4. 数字滴定法:采用精密数字滴定仪,检测精度达±0.01mg/L。
我国现行标准主要参照: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 -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HJ 586-2010) 国际标准包括: - 美国EPA 330.5标准(DPD分光光度法) - ISO 7393系列(分光光度法与滴定法) - APHA Standard Methods 4500-Cl G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