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组型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22:35:02 更新时间:2025-05-17 22:35:0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22:35:02 更新时间:2025-05-17 22:35:0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染色体组型检测(Karyotyping)是细胞遗传学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染色体数目、形态和结构的系统性分析,为遗传病诊断、生殖健康评估、肿瘤研究及物种进化分析提供关键依据。该技术通过显微成像和数字化分析,将染色体的特征以标准化模式呈现,形成清晰的染色体核型图。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影像技术的进步,染色体组型检测已从传统的显带技术发展为结合分子探针、高通量测序的综合性分析体系,在临床医学和科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染色体组型检测主要聚焦三大类异常:
1. 数目异常:如21三体(唐氏综合征)、18三体(爱德华氏综合征)等非整倍体变异
2. 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易位、倒位、缺失、重复等重排现象
3. 性别染色体异常:如XYY综合征、特纳综合征(45,X)等
特殊项目还包括染色体断裂率分析(用于遗传性癌症风险评估)和嵌合体检测。
现代染色体组型检测系统包含以下核心设备:
• 细胞遗传工作站:配备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如MetaSystems平台)
• 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支持图像采集、核型排列的智能化软件(如CytoVision)
• 细胞培养设备:CO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
• 样本处理系统:程序化离心机、染色体自动滴片仪
• 分子辅助设备:荧光显微镜(用于FISH技术)、定量PCR仪
主要技术路线包括:
1. 常规G显带技术:通过胰酶消化和吉姆萨染色获得特征性带型(分辨率5-10Mb)
2. 荧光原位杂交(FISH):采用特异性探针检测微缺失/重复综合征
3.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可识别低至50kb的拷贝数变异
4. 高通量测序技术:全基因组测序(WGS)可检测单亲二体等复杂变异
特殊样本需采用同步化培养或高分辨率显带技术提升检测灵敏度。
国际通用标准体系包括:
• ISCN 2020:国际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系统
• ACMG指南:变异解读与报告规范
• CAP认证要求: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
我国主要执行:
• 《临床细胞遗传学检验技术指南》(WS/T 419-2013)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规范》(卫健委2018版)
质控要点涵盖样本采集时限(外周血≤48小时)、细胞分裂相数量(≥20个)、显带分辨率(≥400条带)等关键指标。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