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量、制热量测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0 20:11:00 更新时间:2025-05-19 20:11:0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0 20:11:00 更新时间:2025-05-19 20:11:0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制冷量与制热量是评价制冷/制热设备性能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设备能效等级、运行成本及用户使用体验。在空调、热泵、冷藏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量管控中,需通过专业测试验证其实际制冷/制热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该测试不仅涉及设备的出厂检验,也是能效认证(如中国能效标识、欧盟CE认证)和产品优化的必要环节。通过科学检测可确保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输出,避免虚标参数引发的市场纠纷,同时为节能技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制冷量/制热量测试包含以下关键检测指标:
1. 额定制冷/制热量:在标准工况下设备持续运行1小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2. 季节能效比(SEER)和制热季节性能系数(HSPF)
3. 部分负荷性能:25%、50%、75%负荷点的能效表现
4. 运行电流、输入功率及COP(能效比)
5. 高低温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测试
6. 化霜周期对制热量的影响(针对热泵机组)
测试需配备专业实验室设备:
• 焓差实验室:配备空气处理机组、风量测量装置和温湿度控制系统
• 高精度功率分析仪(误差≤0.5%)
• T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精度±0.1℃)
• 数字式压差计(量程0-500Pa)
• 制冷剂压力/温度检测系统
• 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频率≥1Hz)
• 标准砝码(用于称重法测制冷剂量)
主流测试方法包括:
1. 焓差法(空气侧测量):
- 在稳态工况下测量进出风温差及风量
- 通过公式Q=ρ×V×Δh(ρ为空气密度,V为体积流量,Δh为焓差)计算能力
- 适用于中小型空调的快速检测
2. 量热计法(制冷剂侧测量):
- 使用平衡环境型量热计(CAL)或防护热箱法
- 精确测量制冷剂流量及状态参数变化
- 适用于精密实验室及大型机组测试
3. 混合测量法:
- 结合空气侧与制冷剂侧数据交叉验证
- 通过误差分析提高测量置信度
国内外主要执行标准包括:
• ISO 5151:2017 非管道型空调和热泵性能测试
• ASHRAE 37-2009 单元式空调设备测试方法
• GB/T 7725-2022 房间空气调节器(中国国家标准)
• GB/T 18837-2015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 JIS B 8615-1:2019 日本工业标准
• EN 14511:2018 欧盟空调能效标准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