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技术要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3 09:51:37 更新时间:2025-05-22 09:51:3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3 09:51:37 更新时间:2025-05-22 09:51:3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中心光强和光束角是衡量照明设备光学性能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着灯具的照明效果、能耗效率及场景适用性。中心光强指光源在光轴方向上最大光强值,而光束角则表征光线分布的集中程度,二者共同决定了灯具的配光特性。随着LED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检测这些参数已成为产品质量控制、能效认证(如DLC、ENERGY STAR)及工程照明设计的关键环节。对生产厂商而言,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更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行证。
检测体系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1. 中心光强(Maximum Luminous Intensity):通过光度探头精确测量光源在轴向的峰值光强值,单位为坎德拉(cd); 2. 光束角(Beam Angle):根据光强分布曲线确定光强降至中心值50%时的开口角度; 3. 配光曲线分布:绘制完整的光强空间分布图谱; 4. 光通量验证:通过积分球系统与中心光强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5. 色度参数关联分析:同步测量色温、显色指数等参数与光强分布的匹配性。
现代实验室通常采用以下专业设备组合: • 分布光度计(Goniophotometer):核心设备,配备精密转台(角度分辨率≤0.1°)和光度探头,可构建三维光强分布模型; • 积分球系统(Integrating Sphere):用于光通量基准测量,标准配置直径需≥2米; • 高精度光谱辐射计:测量波长范围380-780nm,分辨率≤1nm; • 恒温控制暗室:背景照度≤0.1lux,温度波动±1℃; • 数据采集系统:需满足LM-79标准要求的采样频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依据CIE 121-1996和IES LM-79-19标准,标准检测流程包括: 1. 暗室环境校准:确保背景照度符合0级暗室要求; 2. 仪器预热与归零:所有测试设备需持续预热30分钟以上; 3. 灯具稳定运行:被测灯具在额定电压下预燃至光输出稳定(通常≥30分钟); 4. 空间光度扫描:通过分布光度计完成C-γ坐标系下的全空间扫描(C平面0-360°,γ角0-180°); 5. 数据处理:采用三维插值算法生成等光强曲线,自动计算光束角及峰值光强; 6. 不确定度分析:需包含距离平方反比修正、探头角度响应补偿等误差修正。
现行检测标准主要分为三类: • 国际照明标准:CIE S 025/E:2015《LED灯具光强分布测试方法》、IESNA LM-79-19; • 区域认证标准:EN 13032-4(欧盟)、GB/T 9468-2008(中国); • 行业应用标准:ANSI/IES RP-16-17(北美照明工程)、JIS C 8105-3(日本工业标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DLC V5.1技术规范要求中心光强测量不确定度≤3%,光束角重复性误差需控制在±2°以内,这对检测设备的校准周期提出了更高要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