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机杂散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3 17:18:12 更新时间:2025-05-22 17:18:1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3 17:18:12 更新时间:2025-05-22 17:18:1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接收机杂散检测是无线通信设备测试中的关键环节,主要用于评估接收机在工作频段外产生的非期望信号(即杂散信号)是否超出标准限值。这些杂散信号可能由本振泄漏、谐波、互调产物或电路非线性等因素引起,若不加以控制,会导致系统干扰、频谱资源浪费甚至违反法规要求。因此,杂散检测不仅关乎设备性能,也是产品上市前必须通过的合规性测试之一。
接收机杂散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带外杂散辐射:测量接收机在非工作频段内的发射功率;
2. 谐波与寄生信号:识别基波频率整数倍的频点信号;
3. 互调产物:验证多频信号混合产生的非线性效应;
4. 本振泄漏:检测本地振荡器信号的意外辐射;
5. 宽频段扫描:覆盖9kHz至40GHz或更宽范围的频谱分析。
杂散检测需要高精度仪器组合:
1. 频谱分析仪:核心设备,需具备高动态范围(≥100dB)和低底噪(≤-150dBm/Hz);
2. 信号源:用于模拟接收机输入信号及干扰源;
3. 接收机测试系统:集成化平台(如Keysight UXA或R&S FSW);
4. 衰减器与前置放大器:调节信号强度,避免仪器过载;
5. 屏蔽暗室:确保测试环境无外部电磁干扰。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测试环境搭建:将被测设备置于暗室,连接测试系统并校准链路损耗;
2. 参考电平设置:调整频谱分析仪RBW(分辨率带宽)至1MHz,VBW(视频带宽)≥3RBW;
3. 全频段扫描:以峰值检波方式扫描目标频段,记录所有超过阈值的杂散点;
4. 数据采集与分析:使用软件(如EMC32)自动标记超标频点,评估是否符合限值曲线;
5. 重复性验证:在不同工作模式(如最大/最小增益)下重复测试。
杂散检测需严格遵循国内外标准:
1. GB/T 12572-2008:中国《无线电发射设备通用规范》;
2. FCC Part 15/22/24: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辐射限值要求;
3. ETSI EN 301 489系列:欧洲无线电设备电磁兼容标准;
4. MIL-STD-461G:军用设备电磁发射测试规范;
5. 3GPP TS 37系列:移动通信终端杂散辐射指标。
接收机杂散检测通过系统性评估设备电磁兼容性,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测试过程中需结合高精度仪器、标准操作流程与最新法规要求,重点关注带外抑制能力与非线性特性。随着5G/6G技术的演进,检测方法需同步升级以应对毫米波频段、超宽带信号等新挑战。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