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迁移量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3 23:23:21 更新时间:2025-05-22 23:23: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3 23:23:21 更新时间:2025-05-22 23:23: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如甲基异噻唑啉酮MIT、氯甲基异噻唑啉酮CMIT等)是一类广谱杀菌防腐剂,广泛应用于日化产品、涂料、工业水处理等领域。然而,其潜在的致敏性和生态毒性引发了全球对其迁移量的高度关注。迁移量检测旨在评估该类化合物从产品基质向环境或人体接触介质(如水、汗液、食品等)的释放程度,是保障消费者安全和环境合规性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检测,可有效控制其在化妆品、食品包装材料等高风险产品中的残留量,避免因超标使用导致的皮肤刺激、过敏反应或长期健康风险。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甲基异噻唑啉酮(MIT)
2. 氯甲基异噻唑啉酮(CMIT)
3. 苯并异噻唑啉酮(BIT)及其衍生物
根据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MIT在淋洗类化妆品中限量为0.01%,而CMIT/MIT混合物(3:1)限量为0.0015%。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也规定了类似限值。检测需结合具体产品类型(如塑料包装、纺织品、涂料)和接触介质模拟实际使用场景。
主流检测仪器包括:
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离和定量目标化合物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3. 紫外检测器(UV)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辅助化合物定性分析
4. 固相萃取装置(SPE):用于样品前处理中的富集与净化
5. 恒温迁移池:模拟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迁移行为
检测流程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根据产品类型选择迁移模拟液(如水、3%乙酸、10%乙醇等),按规定条件浸泡或接触样品
2. 提取与净化:采用固相萃取柱(如C18或HLB柱)对迁移液进行富集,甲醇-水体系洗脱
3. 仪器分析: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通过梯度洗脱实现色谱分离,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4. 数据分析: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迁移浓度,验证回收率(通常要求70-120%)和精密度(RSD≤15%)
主要参考标准包括:
1. GB/T 35772-2017《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等防腐剂的测定》
2. ISO 18857-2:2009 水质-选定烷基酚的测定
3. EN 71-10 玩具安全-有机化合物迁移试验方法
4. ASTM D7823-20 塑料包装材料中异噻唑啉酮的测定方法
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如ISO/IEC 17025),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和法律效力。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