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充电循环耐久性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05:20:34 更新时间:2025-05-23 05:20:3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05:20:34 更新时间:2025-05-23 05:20:3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浮充电循环耐久性检测是评估蓄电池或其他储能装置在长期浮充电工况下性能稳定性和寿命的关键测试项目。在通信基站、不间断电源(UPS)、储能系统等场景中,设备通常处于浮充电状态(即保持电池满充的涓流充电),并需频繁应对短时放电-充电循环。这种工况对电池的材料稳定性、电解液特性及结构设计提出了极高要求。通过模拟实际运行环境中的动态负载和温度条件,浮充电循环耐久性检测能够揭示电池容量衰减、内阻变化、热失控风险等关键问题,为产品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浮充电循环耐久性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容量保持率:记录不同循环次数后电池的实际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
2. 充放电效率:评估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情况
3. 内阻变化:监测电池内部阻抗随循环次数的增长趋势
4. 温升特性:分析持续浮充及循环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5. 自放电率:测定静置阶段的电量损失速率
6. 外观变化:观察电极腐蚀、电解液泄漏等物理形变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以下专业设备:
1. 高精度电池测试系统(如Arbin BT-2000)
2. 恒温恒湿试验箱(温度控制精度±1℃,湿度±3%RH)
3. 电化学工作站(用于交流阻抗谱EIS分析)
4. 红外热成像仪(表面温度场监测)
5.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电压、电流、温度等实时参数)
6. 气密性检测仪(评估壳体密封性能)
典型检测流程遵循以下步骤:
1. 初始性能测试:完成电池活化后测量初始容量、内阻等基准参数
2. 浮充阶段设定:按照产品规格书设置浮充电压(如铅酸电池2.27V/单体)
3. 周期性放电测试:每24小时执行一次10%-20%深度的模拟负载放电
4. 环境模拟:在40℃±2℃环境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
5. 数据采集:连续记录电压波动、温度变化及容量衰减曲线
6. 失效判定:当容量降至初始值的80%或出现安全异常时终止测试
国内外主要参考标准包括:
1. IEC 60896-21:2004《固定式铅酸蓄电池-第21部分:耐久性测试方法》
2. GB/T 19638.2-2014《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3. UL 1973-2022《储能系统用电池安全标准》
4. JIS C 8708-2019《锂离子蓄电池的试验方法》
5. GB/T 36276-2018《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标准中严格规定了充放电制度、环境条件、测试周期及合格判定阈值,确保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