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外部短路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05:44:58 更新时间:2025-05-23 05:44:5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05:44:58 更新时间:2025-05-23 05:44:5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电池组外部短路试验是评估电池安全性能的核心检测项目之一,旨在模拟电池组在极端短路条件下的反应特性,验证其热失控防护能力及结构稳定性。随着锂电池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外部短路引发的安全风险(如起火、爆炸、电解液泄漏等)备受关注。该试验通过人为制造电池正负极间的低阻抗通路,监测电池组在短路过程中的温度、电压、电流变化及物理状态,为产品设计优化和安全认证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国内外标准如GB 31241、IEC 62133、UL 1642等均对试验条件和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
1. 短路条件下温度变化:监测电池表面及内部关键点的温升速率和峰值,评估热扩散风险;
2. 电压与电流特性:记录短路瞬间的瞬时电流、持续电流及电压骤降曲线;
3. 外观与结构完整性:检查壳体是否变形、破裂或出现熔融现象;
4. 泄漏与燃爆检测:观察电解液泄漏、气体释放及是否发生起火/爆炸。
1. 高精度短路测试台:配备可调电阻(通常≤5mΩ)和快速闭合装置,模拟真实短路场景;
2. 多通道温度记录仪:采用K型热电偶或红外热像仪采集温度数据;
3.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样率≥1kHz,同步捕获电压、电流瞬态波形;
4. 防爆测试箱:配备气体排放系统和火焰抑制装置,确保试验安全;
5. 高速摄像设备:记录电池组短路过程中的物理变化过程。
1. 预处理阶段:将电池组按标准要求充至100%SOC,并在(25±5)℃环境静置2小时;
2. 短路实施:采用铜导线或金属夹具在电池组输出端施加规定时间(通常≤10分钟)的短路负载;
3. 数据同步采集:在短路持续期间连续记录温度、电压、电流参数,直至参数稳定或触发保护装置;
4. 结果判定:根据标准阈值(如表面温度≤150℃、无起火爆炸)判断是否合格。
1. GB 31241-2022:规定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池的短路试验要求及合格判据;
2. IEC 62133-2:2017:明确镍系和锂系电池的短路测试程序与安全规范;
3. UL 1642:2020:针对锂电芯的短路试验提出强制触发条件与观察指标;
4. UN 38.3:运输安全要求的短路测试要求(电阻≤0.1Ω,持续至少24小时观察)。
电池组外部短路试验通过科学的检测流程与精密仪器配合,可有效识别潜在安全缺陷。随着固态电池、高镍体系等新技术的发展,测试方法将持续迭代,推动电池安全技术向更高层级迈进。企业需严格依据适用标准建立检测体系,确保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