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碰撞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07:04:26 更新时间:2025-05-23 07:04:2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07:04:26 更新时间:2025-05-23 07:04:2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模拟碰撞检测是通过实验室环境复现真实碰撞场景的综合性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其核心目标是评估产品在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结构强度及吸能效率,为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随着智能化与安全性需求的提升,模拟碰撞检测已成为产品研发和认证的关键环节。检测内容涵盖碰撞能量吸收、乘员保护、部件变形量、加速度峰值等参数,需结合高精度仪器与标准化方法完成数据分析。
模拟碰撞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1. 正面碰撞测试:评估车体前部结构对冲击力的吸收能力;
2. 侧面碰撞测试:检测车门强度及侧围防护系统的有效性;
3. 后碰测试:验证油箱防护和座椅头枕保护性能;
4. 翻滚测试:分析车顶抗压强度及车身稳定性;
5. 行人保护测试:模拟车辆与行人碰撞时的腿部/头部损伤风险;
6. 部件级测试:如安全带预紧器、安全气囊触发时间等专项检测。
完成高精度模拟碰撞检测需依赖以下关键设备:
- 高速摄像系统:用于捕捉碰撞瞬间的变形过程和部件运动轨迹;
- 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曲线;
- 假人模型(Hybrid III/THOR):内置多通道传感器,采集头部、胸部和下肢的伤害数据;
- 数据采集系统:同步记录力、位移、应变等物理量信号;
- 碰撞台车与牵引装置:提供可调节速度与角度的碰撞动能。
模拟碰撞检测的实施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测试准备:根据标准设定碰撞速度、配重及测试角度;
2. 仪器标定:对传感器、摄像设备进行精度校准;
3. 环境控制:确保温度、湿度符合试验要求;
4. 碰撞执行:通过牵引装置或弹射系统触发碰撞;
5. 数据采集:同步获取影像、力学及生物力学数据;
6. 后处理分析:利用专用软件(如LS-DYNA、MADYMO)进行仿真对比与结果评价。
国际主流的模拟碰撞检测标准体系包括:
- FMVSS(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涵盖208(乘员保护)、301(燃油系统完整性)等条款;
- ECE R94/R95(欧洲法规):规定正面/侧面碰撞的加速度阈值与生存空间要求;
- CNCAP/ENCAP(新车评价规程):采用星级评分制,侧重行人保护与主动安全技术;
- GB 11551/2003(中国国标):明确车辆正面碰撞的强制性技术要求;
- ISO 6487:2015:规范碰撞测试中的数据采集设备性能指标。
此外,航空航天领域需遵循FAR/CS-25(适航条例),轨道交通则参照EN 15227碰撞安全标准。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