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循环寿命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07:48:56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8:5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07:48:56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8:5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充放循环寿命检测是评估电池、储能设备及可充电电子产品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核心测试之一。随着新能源技术(如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充放循环寿命已成为衡量产品性能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该检测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频繁充放电的场景,量化产品在循环使用中的容量衰减、效率变化和失效机制,为研发优化、质量控制和用户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充放循环寿命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容量衰减率:通过多次循环测试,记录电池容量下降至初始容量的80%所需的循环次数。
2. 充放电效率:测试每次循环中能量输入与输出的比值,评估能量损耗。
3. 内阻变化:监测循环过程中电池内阻的升高趋势,分析其对性能的影响。
4. 温升特性:记录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评估热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5. 失效模式分析:识别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路、电解液分解等失效原因。
完成充放循环寿命检测需依赖以下专业设备:
- 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如Arbin BT系列、Neware BTS系列,用于精确控制充放电电流、电压及循环次数。
- 高低温环境箱:模拟不同温度条件(如-40℃至85℃)对循环寿命的影响。
- 电化学工作站:测量内阻、阻抗谱等电化学参数。
- 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电压、电流、温度等动态数据。
典型的充放循环寿命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处理:对被测样品进行初始容量标定及充放电活化。
2. 循环条件设定:根据标准或用户需求设定充放电倍率(如1C充/1C放)、截止电压及静置时间。
3. 循环测试:在恒温或变温环境下进行连续充放电,定期检测容量、内阻等参数。
4. 终止条件:当容量衰减至指定阈值(如80%)或出现失效时停止测试。
5. 数据分析:绘制容量-循环次数曲线,计算衰减速率及寿命预测模型。
充放循环寿命检测需遵循国际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
- GB/T 31486-2015(中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 IEC 62660-1:2018(国际):锂离子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规范。
- UL 1973:2022(北美):储能系统电池循环寿命评估标准。
- JIS C8715-2:2019(日本):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循环测试方法。
通过标准化测试,可确保结果的可比性与权威性,为产品设计改进和行业规范制定提供支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