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甲醇、苯、甲苯、二甲苯)-湿巾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11:59:03 更新时间:2025-05-23 11:59:0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11:59:03 更新时间:2025-05-23 11:59:0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湿巾产品在个人护理、医疗消毒和家居清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湿巾中可能残留的有机化合物如甲醇、苯、甲苯、二甲苯等,因其潜在的毒性风险(如致癌、致畸或神经毒性),已成为重点检测对象。这些化合物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防腐剂或原料杂质,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累积性危害。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检测体系对保障产品质量、满足法规要求(如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湿巾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 甲醇(CAS 67-56-1):限值通常≤0.5mg/g
2. 苯(CAS 71-43-2):限值≤0.01mg/g
3. 甲苯(CAS 108-88-3):限值≤0.1mg/g
4. 二甲苯(CAS 1330-20-7):限值≤0.1mg/g
具体限值需依据产品用途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或ISO 17218:2014等标准执行。
检测过程需配备以下精密仪器:
- 气相色谱仪(GC):配备FID检测器,用于目标化合物的分离与定量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复杂基质的定性确认
- 顶空进样器(HS):实现挥发性成分的富集与进样
- 电子天平(精度0.0001g):精确称量样品
- 超声波萃取仪:加速目标物从基质中释放
标准检测方法主要依据GB/T 26517-2011《湿巾中甲醇、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
1. 样品前处理:将湿巾剪碎后加入去离子水,超声萃取30分钟,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
2. 顶空进样条件: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20min,进样量1mL
3. 气相色谱条件:DB-624毛细管柱(30m×0.32mm×1.8μm),程序升温(初始50℃保持5min,以10℃/min升至200℃保持5min)
4. 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法或内标法(推荐使用氘代甲苯作内标),建立标准曲线进行定量
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规范:
- GB/T 26517-2011 湿巾中甲醇等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
- ISO 17218:2014 湿巾中可迁移甲醛和甲醇的测定
- USP<467> 残留溶剂检测通则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空白试验、加标回收率(要求80-120%)、平行样偏差≤10%、定期校准仪器及使用有证标准物质验证系统适用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