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抗菌、除菌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2 10:36:25 更新时间:2025-07-01 10:36:2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2 10:36:25 更新时间:2025-07-01 10:36:2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空调作为调节室内环境的核心设备,其自身的卫生状况及是否具备有效抑制或杀灭空气中微生物(如细菌、真菌/霉菌)的能力,已成为评判产品性能和健康价值的重要指标。空调器的抗菌、除菌功能不仅能减少设备内部因潮湿环境滋生的微生物污染,更能有效降低通过空气传播致病菌的风险,为使用者创造更洁净、更安心的呼吸环境。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空调器的抗菌除菌性能,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测体系至关重要。该体系通常围绕核心的检测项目,依托精密的检测仪器,遵循严谨的检测方法和权威的检测标准展开。
空调器抗菌除菌性能的检测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项目:
1. 抗菌率/抑菌率: 评价空调器部件(如过滤网、换热器、风道、导风板等)表面接触的指定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在特定条件下被抑制生长或被杀灭的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除菌率: 评价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对模拟污染空气中悬浮的指定微生物的去除或杀灭能力。这是衡量空调净化空气微生物效果的直接指标。
3. 防霉等级: 针对空调器内部易滋生霉菌的部件(如湿热的换热器、接水盘、风轮等),评价其抵抗霉菌生长的能力。通常根据霉菌在材料表面的生长面积、覆盖度等划分等级(如0级-最高级)。
4. 持久性与稳定性: 评估抗菌除菌材料或功能部件在经过模拟老化(如温湿度循环、光照、清洗等)后,其抗菌除菌效果的衰减程度和保持能力。
进行上述检测项目依赖于一系列专业的仪器设备:
1. 微生物培养与分析设备: 包括超净工作台(提供无菌操作环境)、恒温恒湿培养箱(培养微生物)、生物安全柜(处理危险微生物)、菌落计数器(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计数)等。
2. 空气微生物采样与模拟设备: 如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特定浓度和粒径的含菌气溶胶)、环境气候舱(模拟空调运行的密闭且温湿度可控的空间环境,用于测试整机除菌性能)。
3. 材料处理与老化设备: 包括恒温恒湿箱(模拟湿热环境)、紫外老化试验箱(模拟光老化)、摩擦/洗涤试验机(模拟部件清洁或磨损)等,用于评估材料的持久性。
4. 菌种保藏与管理设备: 如超低温冰箱(长期保存标准菌种)。
5. 精确计量设备: 分析天平(精确称量)、移液器(精确移取液体)、pH计(控制培养基酸碱度)等。
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采用相应的标准化方法:
1. 表面抗菌/抑菌性能测试: * 定量悬浮试验法: 将一定浓度的菌液均匀接种于处理过和未处理过的对照材料表面,经过规定时间的接触培养后,洗脱并计数存活菌落,计算抗菌率。常用于过滤网、塑料件等。 * 贴膜法/覆盖法: 适用于多孔或难洗脱的材料。 * 抑菌环法(定性): 初步判断材料是否具有抑制微生物扩散的能力。
2. 空气除菌性能测试: * 密闭环境舱法: 在标准环境气候舱内启动空调器,向舱内注入特定浓度的含菌气溶胶,运行设定时间后,采集舱内空气样本进行微生物计数,与初始浓度对比计算除菌率。这是评价整机动态除菌效果的核心方法。
3. 防霉性能测试: * 霉菌孢子悬液喷洒/涂布法: 将混合霉菌孢子悬液均匀接种于材料表面,在高温高湿(如28±1℃, RH≥90%)条件下培养28天或更长时间,定期观察并依据标准(如GB/T 24128)评价霉菌生长等级。
4. 持久性/稳定性测试: 先按照要求对材料或部件进行特定条件的预处理(如洗涤、光照、湿热老化),然后按上述相应方法测试其处理后的抗菌/防霉性能,与处理前数据进行对比。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公信力,检测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国内外相关标准:
1. 中国国家标准(GB)及行业标准(QB/T): * GB 21551.3-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调器的特殊要求》: 这是国内针对空调器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的强制性安全标准,明确规定了抗菌率(>90%)、除菌率(>50%或厂商明示值)的最低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主要参考附录中的定量悬浮法和密闭舱空气除菌法)。 * QB/T XXXX (相关行业标准): 可能包含更具体的测试细节或针对特定部件的要求。
2. 国际标准(ISO): * ISO 22196:2011 《塑料及其他非多孔表面抗菌活性的测量》: 相当于国际版的定量悬浮试验法,被广泛引用。 * ISO 16000系列 (室内空气标准): 特别是涉及空气微生物采样和分析的部分有参考价值。
3. 日本工业标准(JIS): * JIS Z 2801:2010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也是定量悬浮试验法的一种重要国际参考标准。 * JIS L 1902:2015 《纤维制品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对评价抗菌过滤网有参考价值。
4.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 ASTM G21:2015 《测定合成高分子材料抗真菌性的标准操作规程》: 常用于防霉测试。
进行检测的实验室通常需要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资质,确保其技术能力和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ISO/IEC 17025),出具的检测报告才具有权威性和广泛认可度。
空调器的抗菌、除菌试验检测是一个涉及微生物学、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通过明确关键的检测项目(抗菌率、除菌率、防霉等级、持久性),依托专业的检测仪器(微生物培养设备、环境舱、采样器等),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定量悬浮法、密闭舱空气除菌法、防霉试验法),并依据权威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如GB 21551.3, ISO 22196, JIS Z 2801等)进行操作和评判,才能对空调器的健康防护功能做出科学、准确、公正的评价。这不仅为消费者选购健康空调提供了可靠依据,也推动了行业技术的持续创新与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最终服务于创造更健康、更洁净的室内生活环境这一根本目标。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