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制热量检测:保障热泵性能的关键环节
低温制热量是评价热泵、空调等制热设备在寒冷环境下性能的核心指标。随着热泵技术在供暖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冬季严寒地区,设备在-7℃、-15℃甚至-20℃等低温工况下的实际制热能力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能源效率。因此,科学、准确地检测低温制热量,对于设备研发、质量控制、性能认证及用户选购都至关重要。它不仅反映了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衡量其能效水平(如COP值)的基础数据。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可以客观比较不同产品的低温性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化。
检测项目
低温制热量检测的核心项目主要包括:
- 名义制热量: 在特定低温工况(如-12℃干球/-14℃湿球)下,设备单位时间内向室内侧输送的热量(kW)。
- 输入功率: 在检测制热量的同时,测量设备的总输入电功率(kW)。
- 性能系数: 计算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制热量/输入功率)或IPLV(H)(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评价能效。
- 运行电流与电压: 监测设备在低温启动和持续运行时的电气参数。
- 除霜性能: 在低温高湿工况下,检测设备结霜情况和除霜效果对制热量的影响。
检测仪器
进行低温制热量检测需要专业的实验室环境和精密仪器:
- 空气焓差法试验室: 核心设备,包括可精确控制温湿度的室外侧低温环境室(如-20℃至10℃可调)和室内侧恒温室(通常为20℃)。环境室需具备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风量测量装置(如喷嘴、毕托管)和稳定均匀的气流组织系统。
- 高精度功率分析仪: 测量设备输入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
- 数据采集系统: 实时采集并记录温度、湿度、压力、风量、功率等所有传感器信号。
- 精密温度/湿度传感器: 如铂电阻温度计(PT100)、干湿球温度计或高精度温湿度探头,用于测量进、出风温度/湿度。
- 压力测量装置: 测量风道静压差(用于计算风量)或制冷系统压力(可选)。
检测方法
低温制热量检测的主流和标准方法是空气焓差法:
- 工况设置: 将室外侧环境室温度调节至目标低温点(如-7℃/-8℃湿球,-15℃等),室内侧环境室维持在标准工况(通常为20℃干球/15℃湿球或指定温度)。
- 设备安装与稳定: 将待测设备按要求安装在两个环境室之间的隔墙上,连接好风道和电气。设备在设定工况下运行至稳定状态(温湿度、功率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 测量参数:
- 精确测量室内侧回风和送风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或直接测焓值)。
- 测量流经室内换热器的空气体积流量(通常通过风道中喷嘴两端的静压差计算得出)。
- 同步记录设备的输入功率。
- 计算制热量:
制热量 (Q) = 空气质量流量 (m) × (送风空气焓值 h2 - 回风空气焓值 h1)
其中,空气质量流量 m = 空气体积流量 (V) × 空气密度 (ρ)。焓值根据测得的干湿球温度查湿空气焓湿图或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 计算COP: COP = Q / P , P为同时测得的设备总输入电功率。
检测标准
低温制热量检测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或国际颁布的权威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公信力。主要标准包括:
- GB/T 25127.1-2020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该标准规定了商用低温热泵机组在名义制热工况(如-12℃环境)及低温工况(如-20℃环境)下的制热量、COP等性能的测试方法、要求和试验条件。
- GB/T 25127.2-2020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 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针对户用低温热泵机组,规定了相应的测试工况(如-12℃/-14℃湿球)和性能要求。
- GB/T 7725-2022 《房间空气调节器》: 虽主要针对空调,但其附录中详细规定了热泵型空调器的制热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低温制热工况如-7℃/-8℃湿球)和计算方法(焓差法)。
- ISO 5151:2017 《Non-ducted air conditioners and heat pumps — Testing and rating for performance》: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无风管空调和热泵性能测试与标注的国际标准,包含制热性能测试方法。
- AHRI 210/240-2023 《Performance Rating of Unitary Air-Conditioning & Air-Source Heat Pump Equipment》: 美国制冷空调协会标准,是北美市场的重要依据,其测试方法(焓差法)与国标类似,但部分工况点设定不同。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测试的环境条件(温湿度允差)、设备安装要求、测量仪表精度、稳定判定条件、数据采集频率、计算方法以及结果报告形式,是进行规范化检测的基石。符合标准的检测结果是产品性能宣称、能效标识认证和市场准入的前提。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