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制热量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2 13:32:27 更新时间:2025-07-01 13:32:2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2 13:32:27 更新时间:2025-07-01 13:32:2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名义制热量试验检测是暖通空调和热泵设备性能评估的核心环节,主要用于测定设备在标准规定工况下的理论制热能力(单位为kW)。该检测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能效标识等级、市场准入资格及用户实际使用体验。在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模拟标准工况条件,通过精密仪器采集数据,最终计算出设备在额定条件下的制热输出值。这一检测不仅是GB强制认证的关键项目,也是国际通用标准(如ISO、AHRI)的基础要求,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能效法规日趋严格,名义制热量检测的精度要求和标准化程度也在持续提升,成为制造商研发、质检及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核心工作内容。
名义制热量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额定工况制热量(kW)、制热消耗功率(kW)、性能系数(COP)、循环风量(m³/h)、进出风温差(℃)以及设备运行稳定性。其中COP作为能效比核心指标,通过制热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计算得出。辅助检测项目涵盖电压波动适应性(±10%)、低温启动性能(-7℃工况)、融霜周期能耗等,全面评估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制热可靠性。所有数据需在稳态运行条件下采集,通常要求连续运行1小时且参数波动小于±1%。
检测需配置专业仪器系统:空气焓差法试验台作为核心设备(精度±5%),包含环境模拟舱(温控精度±0.2℃)、风量测量装置(喷嘴/风速仪精度±2%)、高精度温度传感器(±0.1℃)及湿度传感器(±3%RH)。功率分析仪(±0.5%)实时监测输入功率,数据采集系统以1Hz频率记录温度/湿度/压力/功率等参数。关键仪器如铂电阻温度计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符合JJG 229规程),环境舱需满足GB/T 17758-2010的均匀性要求(空间温差≤0.5℃)。
主要采用空气焓差法(依据GB/T 7725标准):在人工气候室中建立标准工况(如室外侧干球/湿球温度7℃/6℃,室内侧20℃/15℃)。待设备运行稳定后,同步测量:①室内机进/出风干湿球温度(8点矩阵布点);②风道截面风速(依GB/T 1236多点测量);③输入功率(功率计直接读取)。制热量通过焓差计算:Q=ρ·V·(h₂-h₁),其中ρ为空气密度(根据温湿度修正),V为风量,h₁/h₂为进/出风比焓值(由温湿度查焓湿图获得)。每工况点需重复3次测试取均值,数据波动超过2%则需重新校准系统。
核心标准体系包含:中国国家标准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第5.8条款制热试验方法、GB/T 18837-2015《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附录D;国际标准ISO 5151:2017(非管道空调器)及AHRI 210/240(美标)。标准严格限定:①工况参数容差(如干球温度±0.3℃);②风量测量误差≤±2%;③数据记录间隔≤10秒;④稳态判定条件(10分钟内温度波动≤±1℃)。检测报告需包含工况参数、原始数据记录、计算过程及COP修正值(按GB 21455规定进行标准工况折算)。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