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用容积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并联机组检测:确保高效可靠运行的关键
制冷用容积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并联机组(通常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相同型号的单机压缩机并联安装在共用底座上,共享油路、气路及电控系统组成)在现代中大型制冷系统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冷库、食品加工、中央空调等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其优势在于能根据负荷变化灵活调节运行台数,实现部分负荷下的高效运行,增强系统的备份能力和可靠性。然而,并联运行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各压缩机间的负载平衡、回油均匀性、系统压力/温度波动、协调控制逻辑等。因此,对并联机组进行严格、全面、符合标准的检测,是保障其性能达标、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寿命长久的核心环节。检测工作贯穿于研发定型、生产制造、出厂验收及安装调试全过程,目的在于验证机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国家及行业标准,以及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
核心检测项目
对制冷用容积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并联机组的检测,需覆盖性能、安全、控制、机械及环境适应性等多个维度,主要项目包括:
- 制冷量及性能系数(COP/EER): 在不同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及负荷率(单机或多机运行)工况下测试机组的实际制冷能力和能效比,这是衡量机组核心性能的关键指标。
- 输入功率、电流及电压: 测量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电参数,验证电气匹配性和能效,检查是否过载。
- 油系统性能: *并联机组检测的重点*。包括:
- 油压差:确保各压缩机在运行和停机时均能维持足够的油压差,保证润滑。
- 油温:监测轴承等关键部位温度,防止过热。
- 回油均匀性:验证油分离器效果及油路设计合理性,确保每台压缩机均能获得足够且均衡的润滑油,避免某台压缩机缺油运行导致损坏。
- 油位控制:检查油平衡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 负载分配与启停协调性: 测试控制系统能否根据负荷需求,准确、平稳、按设定逻辑(如均时或轮值)启停各台压缩机,并监测各压缩机运行电流/负载是否均衡。
- 温度与压力参数: 精确测量蒸发压力/温度、冷凝压力/温度、吸气温度、排气温度、中间压力(若涉及)等关键点参数,评估系统运行状态和热力过程。
- 安全保护装置校验: 模拟触发高压、低压、油压差、排气温度、电机过热、过电流等保护装置,验证其设定值准确性和动作可靠性。
- 噪音与振动: 在标准工况和指定测点测量机组运行时的噪音声压级和振动烈度,评价其环境友好性和机械稳定性。
- 启动性能: 测试机组在额定电压及规定降压条件下的启动能力。
- 密封性: 对机组制冷剂回路进行严格的检漏(如氦质谱检漏、正压保压等),确保无泄漏。
- 控制逻辑与通讯功能(对于智能机组): 验证主控制器与各压缩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间的通讯是否正常,逻辑控制是否准确无误。
- 材料与外观检查: 检查主要承压部件材质证明、焊接质量、管路连接、油漆涂层、标牌标识等。
关键检测仪器
进行上述检测需要精密的专业仪器设备,主要包括:
- 制冷剂流量计: 如质量流量计、孔板流量计等,用于精确测量制冷剂循环量,是计算制冷量的基础。
-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与巡检仪: 铂电阻(PT100/PT1000)或热电偶,配合多点温度采集系统,实时监测蒸发器/冷凝器进出口水温/载冷剂温度、吸气/排气温度、油温、环境温度等。
- 压力传感器与变送器: 测量蒸发压力、冷凝压力、油压、压差等,要求精度高、稳定性好。
- 功率分析仪/电参数测量仪: 测量机组的输入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能耗等。
- 油压差控制器测试仪: 用于校验油压差保护开关的动作值。
- 噪音计: 符合声学标准的积分式声级计,用于噪音测量。
- 振动测试仪: 包含振动传感器和分析仪,测量机组关键部位的振动速度或加速度。
- 数据采集系统(DAQ): 集成各种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采集、记录、存储和分析。
- 气体检漏仪: 高灵敏度设备,如氦质谱检漏仪、电子卤素检漏仪或红外检漏仪,用于密封性检测。
- 耐电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用于电气安全性能测试。
- 环境模拟实验室: 能精确控制空气温度、湿度的焓差实验室,或者配备可调节水温及流量的液体载冷剂测试台,用于模拟实际运行工况。
主要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选择需依据标准并考虑设备条件:
-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适用于中小型机组,通过测量载冷剂(如水或乙二醇溶液)在蒸发器中的温升和流量来计算制冷量,精度较高。
- 液体载冷剂循环法/焓差法: 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格机组。测量通过冷凝器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和进出口焓差(需测温度、压力)来计算冷凝热负荷,间接求得制冷量(需修正压缩机耗功)。
- 机组热平衡法(焓差室法/空气焓值法): 主要用于风冷机组或带风冷冷凝器的部件测试,通过测量空气侧参数(干湿球温度、风量)计算换热量。
- 油系统检测方法:
- 油压差测试:连接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吸排气压力及油压。
- 回油均匀性测试:通常通过长时间运行(尤其是变工况运行),然后停机检查各压缩机曲轴箱油位,或通过观察镜、油位传感器数据记录来判断。
- 油温测试:在轴承座或油池关键点安装温度传感器。
- 负载分配与启停测试: 在测试台架上模拟负荷变化(如在焓差室内改变设定温度),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各压缩机的启停时间、运行时间百分比、电流值等,分析控制逻辑和负载均衡性。
- 安全保护校验: 通过可调节的压力源、温度源或电流源,模拟触发条件,读取保护装置动作时的实际参数值。
- 密封性检测: 通常先进行高精度检漏仪全系统扫描,再进行正压保压(如用干燥氮气)24小时以上,观察压力降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遵循的核心检测标准
检测工作必须严格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执行,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权威性。主要依据的标准包括:
- GB/T 21363-2018 《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 这是国内最核心的标准,详细规定了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包含单机和并联机组)的术语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括性能试验、安全保护试验、噪音振动试验、电气试验等)、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其中对并联机组的回油、均载、控制逻辑有专门要求。
- GB/T 5773-2016 《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 详细规定了单台压缩机制冷量、输入功率、COP等关键性能参数的试验方法和计算程序,是机组性能测试的基础方法标准。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