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许可证无线电设备检测概述
免许可证无线电设备是指在特定频段、满足特定技术条件和功率限值等要求下,无需向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无线电台执照即可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常见的类型包括Wi-Fi路由器、蓝牙耳机/音箱、无线鼠标/键盘、部分短距离微功率设备(如遥控器、无线门铃)、部分物联网设备等。虽然被称为“免许可证”,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们不受任何监管。恰恰相反,为了确保这些海量设备能够在共享的频段中和谐共存、互不干扰,并且不对其他无线电业务造成有害干扰,同时保障用户的电磁辐射安全和设备的基本性能,各国/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和标准。对这些设备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测认证,是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能够合法上市销售和使用的关键环节。
核心检测项目
免许可证无线电设备的检测项目通常围绕确保其在规定频段内工作、发射功率不超过限值、不产生超出允许范围的杂散发射、具备必要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符合电磁兼容性与安全要求等。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1. 射频特性测试:
- 工作频率范围: 确认设备实际工作在法规允许的指定频段内。
- 发射功率: 测量设备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或传导功率,确保其不超过法规规定的最大值(如20dBm for 2.4GHz Wi-Fi)。
- 功率谱密度: 评估在单位带宽内的发射功率,对于某些调制方式(如OFDM)尤为重要。
- 占用带宽: 测量发射信号所占用的频谱宽度,确保其不超过允许值。
- 杂散发射: 检测设备在工作频带之外产生的无用发射电平,包括谐波、寄生发射、互调产物等,需低于法规限值。
- 频率容限: 测量设备实际工作频率与标称频率之间的偏差,确保在允许范围内。
- 调制特性(如适用): 例如蓝牙的跳频特性(载波数量、跳频速率、驻留时间等),特定频段设备的占空比限制等。
2. 电磁兼容性测试:
- 辐射骚扰: 测量设备通过空间辐射方式对外部环境(如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强度。
- 传导骚扰: 测量设备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线缆传导到公共电网或其他设备的干扰信号强度。
- 谐波电流: 评估设备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程度。
- 电压波动与闪烁: 评估设备运行时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抗扰度测试: 评估设备在面临外部电磁干扰(如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射频电磁场辐射、浪涌等)时的正常工作能力。
3. 电气安全测试: 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和单一故障条件下不会对用户造成触电、过热、起火等风险。包括绝缘电阻、耐压测试、接地连续性、温升测试、机械强度等。
4. 特定功能测试(如适用): 例如动态频率选择(DFS)功能(对工作在5GHz频段的Wi-Fi设备尤为重要),发射时间控制(TX Time Control),接收机阻塞性能等。
主要检测仪器
进行免许可证无线电设备检测需要专业的射频、微波和电磁兼容测试设备,通常包括:
- 频谱分析仪: 核心设备,用于测量频率、功率、带宽、杂散等射频参数。
- 矢量信号分析仪: 用于分析复杂调制信号的特性(如EVM, Constellation Diagram),评估调制质量。
- 信号发生器/矢量信号发生器: 用于产生标准测试信号,进行接收机测试或抗扰度测试的信号源。
- 网络分析仪: 主要用于测量天线的阻抗、驻波比(VSWR)、增益、方向图等参数。
- 功率计: 精确测量射频信号的功率。
- EMI接收机(或具备EMI测量功能的频谱仪): 符合CISPR等标准的专用设备,用于精确测量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
- 电波暗室(半电波暗室、全电波暗室)或开阔试验场: 提供标准的、背景噪声低的环境进行辐射骚扰和辐射抗扰度测试。
- 屏蔽室: 用于进行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以及部分需要隔离外部干扰的射频测试。
- 静电放电(ESD)模拟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模拟器、雷击浪涌(Surge)模拟器、射频场抗扰度测试系统: 用于进行各项抗扰度测试。
- 电气安全测试仪: 包括耐压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等。
- 天线(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对数周期天线、双锥天线、偶极子天线等): 用于辐射测试的收发。
关键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严格遵循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主要步骤通常包括:
- 样品准备: 选择代表性样品,配置到典型工作状态(如最大发射功率模式)。
- 测试环境建立: 在标准测试场地(暗室、屏蔽室)中布置被测设备、测试仪器和天线,确保测试系统(包括线缆、转接头、衰减器等)经过校准。
- 参数配置与校准: 根据测试项目要求设置仪器参数,进行系统校准(如路径损耗补偿)。
- 测试执行:
- 射频测试: 使用频谱仪/信号分析仪直接测量传导参数,或在暗室中使用天线测量辐射参数(需计算EIRP)。
- EMC骚扰测试: 按照标准规定布置设备、线缆,在规定的天线位置、高度、极化方向进行扫描测量,记录最大值。
- EMC抗扰度测试: 对设备施加规定的干扰信号(如特定场强、特定波形),监测设备功能是否正常或性能是否下降超过允许限值。
- 安全测试: 使用专用安全测试仪器按照标准流程施加测试电压、电流或进行相关物理测试。
- 数据处理与评估: 将测量结果与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合格。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 报告编写: 详细记录测试条件、方法、结果、结论,形成检测报告。
主要检测标准
免许可证无线电设备的检测标准体系通常分为国际/区域标准和国内标准两个层面:
- 国际/区域标准:
- FCC Part 15 (美国):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制定的针对无意发射体和有意发射体(包括免许可设备)的法规,是北美市场准入的核心要求。
- ETSI EN 300 328 / EN 301 893 / EN 303 645等 (欧洲):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制定的一系列针对不同频段和技术的协调标准。例如:
- EN 300 328:覆盖2.4 GHz ISM频段的宽带传输系统(如Wi-Fi, Bluetooth)。
- EN 301 893:覆盖5 GHz频段的宽带传输系统(如Wi-Fi 5/6,含DFS要求)。
- EN 303 645:物联网设备网络安全基线要求。
- IEC/CISPR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制定的电磁兼容基础标准,如CISPR 32(多媒体设备的EMC限值和测量方法),被各国广泛采纳或引用。
- <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