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冷菌数检测概述
嗜冷菌是一类能够在低温(通常指0°C至7°C)环境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的总称。它们常见于冷藏、冷冻食品(如乳制品、肉类、水产品)、巴氏杀菌产品、制药原料及洁净环境(如冷库、冷链运输系统)中。虽然部分嗜冷菌对人类健康本身不构成直接威胁(如某些假单胞菌属),但其代谢活动(尤其是分泌的耐热酶类如蛋白酶、脂肪酶)可导致产品发生腐败变质,严重影响食品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和货架期。此外,部分嗜冷菌(如李斯特菌属的某些种)则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因此,对产品和环境中的嗜冷菌数量进行准确检测和监控,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药品质量、评估冷链卫生控制效果、优化生产工艺及延长产品保质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嗜冷菌数检测的核心目标是定量测定特定样品(如食品、环境涂抹样、水样等)中在低温条件下能够生长的需氧活菌数量。它反映的是样品中嗜冷需氧微生物的总污染水平。该检测通常需要在特定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培养,以选择性地促进嗜冷菌的生长,抑制中温菌和嗜热菌的生长。
检测项目
嗜冷菌数检测的核心项目是:嗜冷菌需氧菌落总数 (Psychrotrophic Aerobic Plate Count)。这个数值代表了在规定的低温培养条件下(通常为 6.5°C ± 0.5°C 培养 10 天),每克 (g) 或每毫升 (mL) 样品中形成的需氧菌落形成单位 (CFU) 的数量。
在某些特定要求下,也可能需要检测或鉴定特定的嗜冷菌种类,例如:
-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p.): 冷藏肉、鱼和乳制品中常见的腐败菌。
- 产碱杆菌属 (Alcaligenes spp.): 常见于水和乳制品。
- 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um spp.): 常见于水、土壤和食品。
- 致病性嗜冷菌: 如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其检测通常作为独立的致病菌项目进行。
检测仪器与设备
进行嗜冷菌数检测需要以下关键仪器和设备:
- 低温培养箱: 核心设备。必须能够精确、稳定地维持 6.5°C ± 0.5°C 的低温环境长达10天或更久。温控精度和均匀性是关键性能指标。
- 均质器 / 拍打式均质器 / 振荡器: 用于制备均匀的样品匀液。
- 无菌稀释瓶/管: 盛装稀释液(如蛋白胨生理盐水溶液、磷酸盐缓冲液等)用于样品梯度稀释。
- 无菌吸管 / 微量移液器及无菌吸头: 用于精确移取样品匀液和稀释液。
- 无菌培养皿 (平皿): 用于倾注法培养。
- 菌落计数器: 手动或自动(带暗视野、放大功能)计数平板上的菌落。
- 恒温水浴锅: 用于融化并维持培养基温度(约44-47°C)。
- 高压蒸汽灭菌器: 对培养基、稀释液、玻璃器皿、吸管等进行灭菌。
- 生物安全柜 / 超净工作台: 提供无菌操作环境,防止样品污染和人员暴露。
- 冰箱 (4°C) / 超低温冰箱 (-20°C 或 -80°C): 储存培养基、试剂和样品。
- pH计: 必要时调整培养基pH。
- 培养基:
- 平板计数琼脂 (Plate Count Agar, PCA): 最常用。
- 结晶紫四氮唑琼脂 (Crystal Violet Tetrazolium Agar, CVTA): 有时用于抑制蔓延菌生长,使菌落更易区分。
- 其他选择性/非选择性培养基: 用于特定嗜冷菌的检测或鉴定(如假单胞菌分离琼脂)。
检测方法
嗜冷菌数检测最常采用的标准方法是倾注平板法 (Pour Plate Method):
- 样品制备与稀释: 在无菌条件下称取/量取代表性样品,加入适量无菌稀释液,用均质器或振荡器充分混匀制成初始匀液(1:10)。根据预判污染程度,进行系列10倍梯度稀释(1:100, 1:1000等)。
- 接种:
- 选择2-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通常能使平板长出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
- 用无菌吸管或移液器吸取1mL各选定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分别加入两个无菌平皿中。
- 倾注培养基: 迅速向每个平皿中倾注约15-20mL预先融化并冷却至44-47°C的无菌PCA或其他选定培养基。
- 混匀与凝固: 立即轻轻旋转平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
- 培养: 将凝固后的平板倒置放入预先设置好温度为6.5°C ± 0.5°C的低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间通常为10天。
- 菌落计数: 培养结束后,取出平板,用菌落计数器计数所有可见的菌落(包括针尖状菌落。蔓延菌落占平板面积一半或以上则舍弃)。选择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平板计数结果差异应满足特定要求(如<20%)。
- 结果计算与报告: 计算所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得到每克(毫升)样品中的嗜冷菌数。结果通常报告为“嗜冷菌需氧菌落总数 (CFU/g 或 CFU/mL)”。
其他方法:
- 涂布平板法 (Spread Plate Method): 将0.1mL样品稀释液滴加到凝固的琼脂平板上,再用无菌涂布棒均匀涂开。适用于对热敏感样品或在培养基中生长受抑制的菌。
- 膜过滤法: 主要用于液体样品(如水),将一定体积样品通过无菌滤膜过滤,将滤膜转移到琼脂平板上培养。
- 快速检测方法: 如基于ATP生物发光法、阻抗法、显色培养基等方法,可用于初步筛查,但通常需要标准平板计数法进行确认或校正。
检测标准
嗜冷菌数检测遵循特定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主要标准包括:
- 国际标准:
- ISO 8553:2004 Milk -- Enumeration of microorganisms -- Plate-loop technique at 6.5 degrees C (主要用于乳制品)。
- ISO 17410:2019 Microbiology of the food chain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psychrotrophic microorganisms (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 美国标准:
- FDA BAM (B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 Chapter 3: Aerobic Plate Count. 虽然主要针对中温菌,但其菌落计数原则(如30-300规则)常被参考用于嗜冷菌计数。对于特定产品可能有专门要求。
- APHA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