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计数检测
微生物计数检测是药品、食品、化妆品、饮用水、环境样品及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的核心环节。其核心目的是定量测定样品中存活的特定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数量,通常以菌落形成单位(CFU)、最可能数(MPN)或其他等效单位表示结果。这项检测对于评估产品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生产过程卫生控制的有效性、原材料或成品的生物负载、消毒灭菌效果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限值至关重要。准确可靠的微生物计数结果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防止产品腐败变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以及支撑环境监测决策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
主要检测项目
微生物计数检测通常根据检测目标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项目划分,主要包括:
- 需氧菌总数计数:反映样品中所有在好氧条件下、在特定培养基和温度下能生长形成可见菌落的细菌和酵母菌的总数。
-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专门针对样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定量测定。
- 特定致病菌或指示菌计数:如大肠埃希菌、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特定目标菌的定量或定性定量检测(MPN法常用于此)。
- 特定环境微生物计数:如洁净室/区的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监测等。
常用检测仪器
微生物计数检测的精确性和效率高度依赖于专业的仪器设备:
- 培养箱: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恒定温度(如30-35°C用于细菌计数,20-25°C用于霉菌酵母计数)。
- 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提供无菌操作环境,防止样品污染和人员暴露。
- 高压灭菌锅:对培养基、稀释液、器械等进行灭菌。
- 菌落计数器:手动(带放大镜和计数笔的暗视野仪)或自动/半自动(图像识别)用于准确计数平皿上的菌落。
- 均质器/拍打式均质器:用于固体或半固体样品的均匀分散,释放微生物。
- 膜过滤装置:用于液体样品的薄膜过滤法,特别适用于抑菌性样品或微生物数量较低的样品。
- 显微镜:用于观察和初步鉴定微生物形态。
- 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如基于ATP生物发光、流式细胞术、阻抗法、比色法等原理的仪器,可缩短检测时间。
- pH计:调节培养基和稀释液的pH值。
核心检测方法
微生物计数主要依赖于培养法,依据不同的样品性质和微生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 平皿倾注法:将一定量的样品或稀释液与熔化的琼脂培养基混合,倾注至平皿中,凝固后培养计数菌落(CFU)。适用于大多数样品。
- 平皿涂布法:将样品或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已凝固的琼脂平板表面,培养后计数表面生长的菌落(CFU)。适用于对温度敏感或需氧要求高的微生物。
- 薄膜过滤法:样品溶液通过孔径≤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微生物被截留在膜上,将滤膜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计数(CFU),或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MPN测定。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水样、注射剂等无菌或低菌量样品,以及具有抑菌性的样品。
- 最可能数法:将样品制成一系列稀释度,分别接种到多管液体培养基中,根据各稀释度管中微生物生长的阳性管数,查MPN统计表得出样品中目标微生物的最可能数量(MPN/g或MPN/mL)。常用于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等特定菌的计数或确证,特别适用于微生物分布不均的样品或目标微生物浓度较低时。
遵循的检测标准
微生物计数检测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国际或行业公认的标准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主要标准体系包括: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hP):特别是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含MPN法)是药品检测的核心依据。
- 国际标准(ISO):
- ISO 4833-1: 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 菌落总数计数技术 - 第1部分:30°C时菌落计数技术(倾注法)。
- ISO 21528-2: 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 肠杆菌科检测和计数的水平方法 - 第2部分:菌落计数技术。
- ISO 16266: 水质 -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和计数。
- ISO 9308-1: 水质 - 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计数 - 第1部分:低菌落背景水样的薄膜过滤法。
- ISO 7218: 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验的一般要求和指南(涵盖通用原则)。
- 国家标准(GB):
-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含MPN法和平板计数法)。
- GB/T 5750.1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含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的检验)。
- 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含微生物检测方法)。
- 美国药典 (USP) <61>: 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试验。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 (BAM):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官方方法。
- 行业标准和规范: 如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化妆品卫生规范等中规定的特定微生物计数方法。
选择和执行标准时,需充分考虑样品的性质、目标微生物、检测目的以及法规符合性要求。标准的更新也需及时关注并采用。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