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保证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6 10:51:51 更新时间:2025-07-05 10:51:5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6 10:51:51 更新时间:2025-07-05 10:51:5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无菌保证检测(Sterility Assurance Testing,简称SAT)是药品(尤其是注射剂、眼用制剂、植入剂等无菌制剂)和医疗器械(如植入物、手术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等)生产过程中及最终产品放行前最重要、最关键的质控环节之一。其核心目标是提供高度置信水平(通常要求无菌保证水平SAL ≤ 10⁻⁶),证明该批次产品中不存在活微生物污染,确保使用者的安全,避免因微生物污染导致的感染、败血症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无菌保证并非仅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无菌检查,而是一个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设计、过程控制、环境监控到最终产品检验)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Aseptic Processing)、先进的生产技术(如隔离器、RABS)、完善的环境监测(包括空气、表面、人员)以及科学合理的灭菌工艺验证(Sterilization Validation)。最终的无菌检查是该体系最后也是最直接的验证环节。
无菌保证检测的核心项目就是产品的无菌性本身。具体而言,就是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将待检样品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在规定的条件下培养足够时间后,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样品通常需覆盖整个生产批次的关键位置(如灌装线的开始、中间、结束阶段)。虽然“无菌检查”是核心项目,但与之密切相关的支持性检测项目对于整体无菌保证同样至关重要,包括:
1.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Growth Promotion Test of Media):确保所使用的液体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真菌和需氧菌)本身支持微生物生长。 2. 方法适用性试验(Method Suitability Test / Sterility Test Validation):验证待检产品本身或其成分在所用检测条件下(包括消除抗菌活性)不干扰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的检出。 3. 灭菌工艺验证(Sterilization Process Validation):对于采用终端灭菌(如湿热灭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必须通过物理确认和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证明灭菌工艺的有效性和重现性,达到规定的无菌保证水平(SAL)。 4.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M):持续监测无菌生产环境(A级洁净区/层流罩、B级背景区)的微生物和悬浮粒子水平,确保生产环境持续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无菌保证检测主要在高度受控的洁净实验室环境(通常是C级背景下的A级层流工作台或隔离器)中进行,涉及以下关键仪器设备:
* 生物安全柜(BSC)或隔离器(Isolator):提供进行无菌操作所需的A级单向流空气环境,保护样品和操作人员。 * 恒温培养箱:需配备可精确控制温度的细菌培养箱(通常20-25°C和30-35°C)和真菌培养箱(20-25°C),用于培养接种后的样品。 * 膜过滤装置(针对可过滤产品):包括无菌滤杯、滤膜(孔径通常为0.45μm)、真空/压力泵和接收瓶,用于过滤大容量样品。 * 湿热灭菌器(高压灭菌锅):用于培养基、稀释液、实验器具(如移液管、平皿)及废物的灭菌。 * 干热灭菌器/烘箱: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的灭菌和除热原。 * 微生物鉴定系统:如VITEK、MALDI-TOF MS、测序仪等,用于对环境监测、无菌检查阳性样品中检出的微生物进行种属鉴定,以追溯污染源。 * 粒子计数器:用于环境悬浮粒子监测。 * 浮游菌采样器:用于环境空气微生物采样。 * 接触碟/擦拭法设备:用于设备、人员表面微生物监测。
药典(如中国药典ChP、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日本药典JP)规定的主要无菌检查方法有两种:
1. 薄膜过滤法(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 适用性:适用于大多数可溶于水或油性液体、可通过0.45μm或更小孔径滤膜的溶液、悬浮液或可溶解固体的供试品。这是最常用且首选的方法。 * 原理:将规定量的供试品通过孔径不大于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理论上微生物被截留在滤膜上。用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以消除产品的抑菌性。将滤膜分成两半,分别放入装有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培养需氧菌和厌氧菌)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培养霉菌和需氧菌)的容器中。在规定的温度下培养不少于14天。 2. 直接接种法(Direct Inoculation Method): * 适用性:适用于不能用薄膜过滤法检测的无菌制剂,如油剂、软膏、霜剂、栓剂、骨蜡、难以溶解的固体或带有抑菌成分的供试品。 * 原理:将规定量的供试品直接分别接种至两种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通常为培养基体积的10%以下。按薄膜过滤法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关键控制点: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使用灭菌器具、在A级环境下操作、操作人员无菌着装和培训),并执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阳性对照(接种已知少量标准菌株)和阴性对照(不接种样品)必须同时进行。
新兴技术:基于快速微生物检测(RMM)的方法,如基于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流式细胞术、菌落自动扫描计数系统、基于核酸扩增(如PCR)或代谢活性的方法,正在被研究和验证,以期缩短检测时间(如从14天缩短到几天甚至几小时),但目前药典仍以传统的培养法为法定方法。
无菌保证检测的实施严格遵循国际和各国药典及法规标准:
* 主要药典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通则 1101 无菌检查法 * 《美国药典》(USP)<71> Sterility Tests * 《欧洲药典》(EP)2.6.1 Sterility * 《日本药典》(JP)4.06 Sterility Test * 国际标准: * ISO 11737-1: 2018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a pop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products. (生物负载测定) * ISO 11737-2: 2019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 Part 2: Tests of sterility performed in the definition, valid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 (灭菌工艺验证中的无菌试验) * ISO 11135: 2014 Sterilization of health-care products — Ethylene oxide —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 for medical devices. (EO灭菌工艺) * ISO 11137-1/-2/-3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Radiation. (辐射灭菌工艺) * ISO 13408 系列 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无菌加工) * 法规要求: * 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附录1 无菌药品 * 美国:FDA cGMP (21 CFR Parts 210 & 211, 以及针对医疗器械的 21 CFR Part 820) * 欧盟:EU GMP Annex 1 Manufacture of Sterile Medicinal Products; 医疗器械指令/法规(MDR/IVDR)
判定标准:在规定的培养期(通常不少于14天)后,所有试验容器中均未发现微生物生长,则供试品判为符合规定(无菌)。如果任何一份培养基出现浑浊/生长,且经调查证实该生长确由供试品所含微生物引起(排除假阳性),则供试品判为不符合规定(非无菌)。对阳性结果的调查(Out of Specification, OOS)必须详尽彻底,以确定污染来源是产品本身还是试验过程失误。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