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工作条件和异常工作条件下着火的安全防护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6 15:00:46 更新时间:2025-07-15 15:00:4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16 15:00:46 更新时间:2025-07-15 15:00:4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电子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其在正常工作条件(如额定负载运行)和异常工作条件(如过载、短路或元件故障)下的火灾风险日益受到重视。这类火灾往往源于设备内部过热、电弧放电或材料引燃,可能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安全防护检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化评估,确保设备在两种工况下均具备可靠的防火能力。检测不仅关注材料本身的阻燃特性,还涉及结构设计、热管理机制及故障响应性能,涵盖从元器件到整机的多层级防护验证。全球性标准如IEC 60695和UL 94的推行,推动着检测技术从单一燃烧测试向模拟真实故障场景的复合型评估演进,为产品设计提供关键安全依据。
安全防护检测聚焦五类核心项目:
材料阻燃性:评估塑料、绝缘层等材料在火焰作用下的点燃难易度、自熄性和熔滴引燃风险。
结构防火性:检测设备外壳的火焰阻隔能力、通风设计是否加速火势蔓延,以及内部防火隔板有效性。
热管理性能:监测关键部件(如变压器、PCB板)在过载时的温升曲线及散热设计极限。
故障点火源模拟:人为制造短路、元件击穿等异常工况,记录火花产生位置和能量强度。
火焰传播控制:量化火焰沿电缆或内部腔体的蔓延速度,以及烟雾/有毒气体释放特性。
精准检测依赖专业仪器系统:
灼热丝试验仪:核心设备,通过950℃高温合金丝模拟过热元件接触材料(依据IEC 60695-2-10)。
热成像仪:实时捕捉异常工况下设备表面温度场分布,灵敏度达0.05℃。
锥形量热仪:测量材料热释放速率(HRR)和烟密度,数据精度±3%(符合ISO 5660标准)。
多通道数据记录仪:同步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32+参数,采样频率10kHz。
针焰试验装置:模拟12mm高度故障火焰,测试小尺寸元件耐火性(GB/T 5169.17)。
检测采用阶梯式验证策略:
材料预筛选:按UL 94标准进行V0/V1/V2分级燃烧测试,筛选基础阻燃材料。
工况模拟测试:构建125%过载或短路故障环境,持续监测至稳定/失效(IEC 62368-1条款5.4.3)。
整机灼热丝验证:对设备外壳施加750-850℃灼热丝30秒,评估内部火焰蔓延(GB/T 5169.11)。
热失控连锁试验:在电池等储能单元上触发单点故障,观察火势扩散路径和防护系统响应。
定量分析:通过锥形量热仪获取HRR峰值、总释放热等参数,建立火灾风险评估模型。
检测严格遵循国际主流标准体系:
IEC 60695系列:涵盖着火危险试验总则(Part1)、灼热丝(Part2)、热释放(Part11)等。
UL 94:塑料材料垂直/水平燃烧分级标准,定义V-0(10秒内自熄)等关键指标。
GB/T 5169:中国国家灼热丝试验标准,与IEC等效但增加材料厚度修正系数。
IEC 62368-1:音视频/IT设备安全标准,第5章专门规定异常工况防火要求。
ISO 9772:柔性材料垂直火焰蔓延测试方法,补充评估线缆护套等部件性能。
标准明确要求:正常工况下材料需达V-1级;异常工况时整机应通过850℃灼热丝测试且不引燃铺底层棉纸。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