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轧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6 09:42:23 更新时间:2025-07-25 09:42:2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6 09:42:23 更新时间:2025-07-25 09:42:2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普通轧车,作为纺织印染、造纸、无纺布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对织物、纸张、纤维网等材料进行轧压、脱液(如水)、上浆或施加化学助剂等工序。其核心部件通常是一对或多对相对旋转的轧辊,通过施加压力实现工艺目标。轧车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如均匀性、平整度、含液率/含固率)和生产效率。因此,对普通轧车进行定期的、规范的检测至关重要。检测的目的在于评估轧辊的机械状态(如硬度、形变、同心度、水平度)、压力系统的稳定性、传动的精度以及整体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生产工艺的严苛要求,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次品和停机损失。
针对普通轧车的核心性能和使用状态,其检测通常包含以下关键项目:
1. 轧辊硬度检测: 测量轧辊表面(尤其是辊面)的硬度(常用洛氏硬度HRC或布氏硬度HBW),这是评估轧辊耐磨性、抗压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硬度不足易导致辊面压伤、划痕,影响产品质量。
2. 轧辊表面状况检测: 检查轧辊表面是否有凹坑、凸点、划痕、锈蚀、磨损、龟裂、涂层剥落等缺陷。这些缺陷会直接转印到被加工材料上,造成疵点。
3. 轧辊圆度(径向跳动)检测: 测量轧辊在旋转时相对于理论回转中心的径向偏移量。过大的圆度误差会导致压力不均匀,造成产品横向条纹或厚度不均。
4. 轧辊圆柱度检测: 评估轧辊沿轴线方向的形状精度,检测是否存在锥度、腰鼓形或鞍形等偏差。圆柱度不良同样会造成压力分布不均。
5. 轧辊水平度(平行度)检测: 检测一对(或多对)轧辊轴线之间的平行程度。这是保证轧点(两辊接触线)压力沿幅宽方向均匀分布的关键,对产品质量一致性至关重要。
6. 轧辊压力分布检测: 测量轧辊沿幅宽方向施加压力的均匀性。局部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产品局部质量问题。
7. 轧辊轴承及轴承座状态检测: 检查轴承有无异常磨损、松动、异响、温升过高;检查轴承座安装是否牢固、有无变形。
8. 传动系统检测: 检查齿轮、联轴器、皮带/链条等传动部件的磨损、对中情况及润滑状态。
9. 液压/气动压力系统检测: 检查加压系统(如液压缸、气缸、气囊)的压力设定值、保压性能、响应速度及有无泄漏。
10. 基础与机架稳定性检测: 检查设备基础有无沉降、机架有无变形或松动。
完成上述检测项目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
1. 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或布氏硬度计,用于精确测量轧辊表面硬度。
2. 表面粗糙度仪/轮廓仪: 定量测量轧辊表面微观形貌和宏观轮廓。
3. 激光干涉仪/电子水平仪/精密水准仪: 高精度测量轧辊的圆度(径向跳动)、圆柱度。
4. 框式水平仪/电子水平仪/激光对中仪: 用于检测轧辊的水平度(安装水平)以及上下轧辊之间的平行度。
5. 压力分布测试系统: 特制的压力传感片(如富士压敏纸或电子压力传感阵列),铺在轧点处,受压后可直观显示或记录压力沿幅宽的分布情况。
6. 百分表/千分表(带磁性表座): 用于手动检测轧辊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
7. 红外测温仪: 快速检测轴承、电机等运行部件的温度是否异常。
8. 振动分析仪: 监测轴承、齿轮等旋转部件的振动频谱,诊断潜在故障。
9. 超声波测厚仪: 在允许的情况下,检测轧辊壁厚(尤其对中空辊)。
10. 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校准仪: 校准轧车自身压力指示仪表的准确性。
检测方法的正确选择与执行是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1. 硬度检测: 清洁被测辊面,在辊面不同位置(避开键槽、孔等)间隔取点,按照GB/T 230.1(洛氏)或GB/T 231.1(布氏)标准进行多点测量取平均值。
2. 表面目视与触感检查: 在良好光照下,仔细查看整个辊面,必要时用手触摸感知凹凸缺陷。
3. 圆度/圆柱度检测: * 激光干涉仪法: 将激光头固定,轧辊旋转一周,仪器自动测量并计算圆度误差;沿轴线移动测量多个截面则可计算圆柱度。 * 百分表法: 磁力表座吸附在固定基座上,表针垂直顶在辊面,缓慢旋转轧辊,观察表针最大最小读数差即为该截面的径向跳动(近似圆度),沿轴向测多个截面。
4. 水平度/平行度检测: * 框式水平仪法: 将水平仪直接放置在静止的轧辊轴颈或精磨的辊面上(需校准辊面水平),读取气泡偏移格数(需换算)。分别测量轧辊两端和中部。 * 电子水平仪/激光对中仪法: 精度更高,操作更便捷,可同时测量水平和两辊平行度(通过测量两辊对应点的相对高度差)。
5. 压力分布检测: 将专用压力测试片(按说明书选择合适量程)放置在上下轧辊之间,模拟实际生产条件加压,保持几秒后取出,根据压敏纸显色深浅或电子设备数据图分析压力分布均匀性。
6. 轴承与传动检查: 听诊异响、手触感知振动和温升、目视润滑和磨损情况。必要时使用振动分析仪进行专业诊断。
7. 压力系统测试: 设定不同压力值,观察压力建立速度、稳定性及保压能力,检查管路阀件有无泄漏。
8. 基础与机架检查: 使用水平仪检测基础平台的水平度;目视检查机架连接螺栓紧固状态及主要结构件有无明显变形。
普通轧车的检测应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更严格的技术规范,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常用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1. 机械通用基础标准: *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对圆度、圆柱度、平行度的未注公差要求提供参考。 * GB/T 1800.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涉及公差配合。
2. 硬度检测标准: * GB/T 230.1-2018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 GB/T 231.1-2018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3. 表面粗糙度标准: * GB/T 3505-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0610-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4. 纺织机械专用标准: * FZT 90001-2017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虽为包装标准,但部分通用要求可参考。 * FZT 90074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