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7 00:17:48 更新时间:2025-07-26 00:17:4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27 00:17:48 更新时间:2025-07-26 00:17:4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是一种关键的毒理学安全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受试物(如化学品、药品、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在短期至中期重复给药情况下对实验动物的潜在毒性作用。该试验通常持续28天(啮齿类动物)或14-90天(非啮齿类动物),介于急性毒性试验(单次给药)和慢性毒性试验(长期给药)之间。其核心目的在于确定受试物在特定剂量下重复暴露可能引起的毒性效应、识别靶器官、评估剂量-反应关系、观察毒性效应的可逆性,并为后续长期研究和人类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安全性数据。该试验是药物临床前研究、化学品注册(如REACH)、农药登记、新食品原料审批等法规要求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果直接影响产品能否进入市场或确定安全使用条件。
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检测项目广泛而系统,旨在全面评估受试物对机体的生理、生化、血液学、病理学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
1. 一般临床观察: 每日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外观(被毛、皮肤、眼睛、粘膜)、行为活动、神经症状(震颤、抽搐、嗜睡等)、排泄物性状等。
2. 体重和摄食/饮水量: 定期(通常每周)测量动物体重、食物消耗量和饮水量,计算体重增长率和食物利用率,这是评估一般健康状况和毒性效应的敏感指标。
3. 血液学检测: 试验末期采集血液,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PLT)及相关参数(如MPV, PDW)等,评估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4. 血液生化学检测: 检测反映主要器官功能的指标,如:
完成上述检测项目需要依赖一系列精密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
1. 动物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房(符合屏障或清洁级标准)、独立通风笼具(IVC)或层流架、自动饮水系统、电子天平(称量动物体重、饲料、脏器)。
2. 给药设备: 灌胃针(不同规格)、注射器、电子天平(称量受试物配制用)。
3. 血液学检测: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球仪)。
4. 血液生化学检测: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5. 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离心机、显微镜。
6. 病理学检查:
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1. 实验动物选择与分组: 通常选用大鼠(首选)或小鼠,有时也用犬或非人灵长类。选择健康、未交配的年轻成年动物。动物随机分成若干组(至少3个剂量组和1个溶剂/空白对照组),每组有足够数量(如大鼠每组10只/性别)。
2. 剂量设计与给药: 根据受试物的急性毒性资料(如LD50)或其他预试验结果设定剂量。高剂量应能产生明显的毒性效应但不引起过多动物死亡(通常小于10%),中剂量应产生轻微的毒性效应,低剂量应接近预期的人类暴露水平(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AEL为目标)。通过灌胃法(最常用)或掺入饲料/饮水的方式,每日固定时间给予受试物,持续28天或更长时间。
3. 临床观察与记录: 按预定方案(通常每天至少一次)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动物状态。
4. 体重与摄食量监测: 定期称重并记录摄食量。
5. 血液、尿液标本采集: 试验结束前,动物通常禁食过夜(不禁水),在麻醉或清醒状态下采集血液(常通过腹主动脉、心脏或眶后静脉丛),进行抗凝(血液学)或不抗凝(生化学)处理。采集尿液(如需要)。
6. 安乐死与剖检: 试验结束时,采用符合人道主义的方法(如CO2吸入、巴比妥类药物过量)安乐死动物。仔细进行大体解剖,观察并记录所有异常,按标准操作摘取并称量规定器官。
7. 样本处理与检测: 血液样本及时送检进行血液学和生化学分析。选取的组织器官用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固定后的组织经标准化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厚度约4-6 μm)和H&E染色。
8. 病理学检查: 由经验丰富的兽医病理学家在“盲法”(不了解分组信息)状态下阅读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和诊断,详细描述病变性质、程度和分布。
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对所有定量数据(体重、摄食量、血液学、生化学、脏器重量/系数)进行统计处理(如ANOVA, Dunnett's test),比较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性。结合临床观察和病理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循国际或国家认可的标准指南,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可比性、可接受性。主要标准包括:
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实验室认可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关于我们
部分仪器
合作客户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