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血浆血红蛋白含量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8-02 03:43:21 更新时间:2025-08-01 03:43: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8-02 03:43:21 更新时间:2025-08-01 03:43: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分离血浆血红蛋白含量检测是临床实验室中至关重要的检验项目,主要用于评估患者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内,血浆中仅含微量。但当发生溶血性疾病、输血反应、严重感染、烧伤或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时,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形成游离血红蛋白。准确检测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对于早期诊断溶血、评估溶血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以及指导输血策略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它能帮助医生及时识别血管内溶血的发生,判断肾功能受损风险(因血红蛋白可堵塞肾小管),并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等有创操作中提供关键的血液损伤监测数据。因此,建立标准化、精确的检测流程至关重要。
本检测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定量测定经离心分离后获得的血浆样本中游离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的浓度。检测对象是游离于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分子,而非红细胞内包含的血红蛋白。其结果通常以毫克每分升(mg/dL)或毫克每升(mg/L)为单位进行报告。该指标直接反映了血管内红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
分离血浆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主要依赖以下精密仪器:
1. 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这是最核心的检测设备。基于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例如,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540nm处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定样本的吸光度值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现代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分光光度计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2. 自动化生化分析仪(Automated Chemistry Analyzer):大型实验室普遍采用此类仪器。它们能自动完成样本分配、试剂添加、反应孵育、吸光度测定和结果计算等步骤,具有高通量、快速和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特别适用于批量样本检测。
3. 离心机(Centrifuge):在检测前用于分离血浆。必须使用具备精确转速和时间控制能力的临床离心机,以确保血浆与血细胞成分(尤其是残余红细胞)得到有效、彻底的分离,避免样本溶血影响结果准确性。
4. 微量加样器(Micropipettes):用于精确移取样本、试剂和标准品,保证反应体系体积的准确性,这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最常用且被广泛认可的标准方法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emoglobincyanide, HiCN 法)或其改良/替代方法:
1. 样本采集与制备:严格规范采集静脉血于含有抗凝剂(通常用EDTA-K2)的真空采血管中。轻柔混匀,避免剧烈震荡导致人为溶血。尽快(通常在2小时内)在适宜条件下(如3000 rpm,10分钟)离心分离获得无溶血的澄清血浆。这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
2.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法)原理与步骤: * 原理: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在特定试剂(主要含铁氰化钾和氰化钾)作用下,被氧化并转化为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可见光波长540 nm处具有稳定的、特定的最大吸收峰。 * 步骤: * 取一定体积的分离血浆加入工作试剂(如Drabkin's试剂或其改良配方)。 * 充分混匀,室温避光静置一段时间(通常10-15分钟),确保反应完全。 * 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40 nm波长处测定样本反应液的吸光度(A样本)。 * 同时测定空白试剂(试剂+水)的吸光度(A空白)和血红蛋白标准品(已知浓度)的吸光度(A标准)。 * 计算:血浆血红蛋白浓度 (mg/dL) = [(A样本 - Ablank) / (A标准 - A空白)] × 标准品浓度 (mg/dL) × 稀释因子(如果样本被稀释)。
3. 替代方法:由于氰化物试剂的安全性问题,一些实验室采用替代方法,如: * 碱性血红素法(碱羟高铁血红素法,AHD575):血红蛋白在碱性条件下与特定试剂反应形成在575 nm有吸收的产物。 *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法(SDS-Hb):利用SDS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在特定波长(如538 nm)测定。 * 基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方法: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通过催化特定底物显色反应进行间接测定。这些方法需与标准HiCN法进行严格比对和校准。
4. 自动化方法: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上,原理与手工法相同,但仪器自动完成加样、混合、孵育、测光和计算全过程,提高了效率和精密度。具体程序需根据仪器和配套试剂盒的要求设置。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分离血浆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必须遵循严格的国际和国内标准及规范:
1. 国际参考方法: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并详细描述了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作为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其原理和操作规范是基准。
2. 国际标准规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发布的标准文件,如 CLSI H26-A2《游离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提供了从样本采集、处理、储存、方法选择、操作步骤到结果报告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标准化指南。
3. 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44-2011《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虽然主要针对全血Hb,但原理适用于血浆游离Hb测定)以及相关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实验环境、设备校准、试剂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4. 核心质量要求: * 样本要求:严格避免溶血(采集、运送、离心过程),及时分离血浆。分离后的血浆若不能立即检测,需妥善保存(通常建议冷藏或冷冻,避免反复冻融)。 * 校准:定期使用可溯源至国际标准的血红蛋白标准品对仪器和方法进行校准。 * 质量控制(QC):每次检测必须同时运行至少两个水平(正常值和病理值)的质控品,结果应在控方可报告患者结果。遵循Westgard多规则或类似规则进行质控判定。 * 性能验证:精密度(批内、批间)、准确度(比对、回收试验)、线性范围、检测限(LoD)、参考区间等关键性能指标需定期验证并符合要求。 * 参考区间:健康成人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通常低于5 mg/dL (50 mg/L)。不同实验室应基于本地人群和检测方法确立或验证自己的参考区间。
严格遵循这些标准和方法,是保证分离血浆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能够有效服务于临床诊疗决策的根本保障。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