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8-04 19:53:19 更新时间:2025-08-03 19:53:1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8-04 19:53:19 更新时间:2025-08-03 19:53:1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红外吸收光谱检测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选择性吸收的分析技术,其原理是当红外光穿过样品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会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形成特征吸收谱带。该技术覆盖中红外区(4000-400 cm⁻¹),因其具有快速、无损、样品需求量少且信息丰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结构分析、材料表征、药物研发、环境监测以及食品安全控制等领域。通过解析光谱中的吸收峰位置、强度和形状,可精准识别有机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及无机材料中的官能团类型、分子构型及化学环境变化,为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关键依据。
红外吸收光谱检测涵盖多个关键项目,主要包括有机物官能团鉴定(如羟基、羰基、氨基等)、聚合物结构分析(如聚乙烯、聚丙烯的结晶度测定)、药物活性成分验证、污染物定性(如大气中VOCs或水体有机污染物),以及材料表面改性研究。此外,在刑侦领域用于微量物证分析,在石油工业中用于油品组成鉴别,在食品检测中则用于添加剂、掺假物及变质产物的快速筛查。
核心仪器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由红外光源、干涉仪、样品室、检测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其优势在于高信噪比、快速扫描及精确波数校准。根据样品形态可选透射模式(固体用KBr压片法、液体用液池)、衰减全反射附件(ATR,适用于难溶样品表面分析)或漫反射附件。辅助设备包括红外显微镜(微区检测)和热重-红外联用仪(TG-FTIR),用于动态反应监测。现代仪器多配备智能数据库,支持自动谱图比对。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样品制备、背景扫描、样品扫描和数据处理四步。固体样品常用溴化钾压片法或ATR直接接触法;液体样品置于盐片间或液体池中;气体样品则注入密闭气室。扫描时需在干燥环境中进行以避免水峰干扰。检测方法分为:
1. 透射法:适用于均匀透明样品,光谱信息全面;
2. 反射法(含ATR):适合高吸收或非均质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
3. 光声光谱法:用于强吸收或黑色样品。数据处理涉及基线校正、平滑去噪及二阶导数变换以分离重叠峰。
国内外主要采用以下标准体系:国际标准ISO 21543(乳制品红外检测)、ASTM E1252(聚合物定性通则)及ASTM D5477(润滑油氧化产物分析);中国国标GB/T 6040(物质红外光谱定性通则)、GB/T 32199(塑料红外鉴别法);药典标准如USP ⟨851⟩和ChP 0401规定药物晶型检测方法。校准需依据JJG 681(光谱仪检定规程),使用聚苯乙烯薄膜验证波数精度(如3027 cm⁻¹峰位偏差≤±1 cm⁻¹),并定期进行仪器性能验证以确保数据可靠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