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宽带稳态输入信号的具有AGC电路助听器频率响应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8-04 20:56:16 更新时间:2025-08-03 20:56:1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8-04 20:56:16 更新时间:2025-08-03 20:56:1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助听器作为辅助听力损失者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听力健康。其中,配备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助听器在当今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AGC电路通过动态调整放大增益,防止过大声音输入导致的不适或听力损伤,特别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声音环境。频率响应检测是评估助听器性能的核心环节,它测量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能力,确保其在全频带(如250 Hz至8000 Hz)提供均衡、舒适的听觉输出。采用宽带稳态输入信号(如粉红噪声或白噪声)进行检测,具有显著优势:这种信号覆盖宽频率范围(例如20 Hz至20 kHz),且保持稳定状态(稳态特性),能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复杂声音场景,避免瞬态干扰或频率偏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这不仅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还符合现代听力辅助设备的标准测试需求。随着听力损失人群的增加和助听器技术的迭代,针对AGC电路的频率响应检测已成为生产、研发和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优化设备设计、提升用户满意度并确保符合国际安全规范。
针对具有AGC电路的助听器频率响应检测,核心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增益测量(即在不同频率点下的放大倍数,反映AGC对输入信号的动态响应能力);频率响应曲线分析(绘制增益随频率变化的曲线,评估全频带均衡性);AGC动作阈值和压缩比(确定AGC启动的电平阈值和压缩范围,确保在低输入时线性放大,高输入时非线性压缩);失真度评估(量化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的谐波失真或互调失真,控制在10%以内);以及信噪比(SNR)和输出限制(测试AGC防止过载的性能)。这些项目共同确保助听器在宽带稳态条件下,提供稳定、舒适的听觉输出。
执行此项检测需依赖一系列专业仪器,主要包括:音频信号发生器(如Keysight 33500系列或Rohde & Schwarz SMC100A,用于生成宽带稳态输入信号,如粉红噪声,频率范围覆盖20 Hz至20 kHz);听力模拟器或人工耳耦合器(如Brüel & Kjær 4192型,模拟人耳耳道声学特性,便于真实测量);频谱分析仪(如Siglent SSA3032X或Tektronix RSA5000,精确分析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数据);数据采集系统(如National Instruments DAQ或LabVIEW软件平台,实时记录和处理测量结果);以及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整合所有仪器,进行自动控制和数据分析)。这些仪器需定期校准,以确保检测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检测方法基于标准化流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助听器置于人工耳耦合器中,固定其位置以模拟实际佩戴;其次,设置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宽带稳态信号(如粉红噪声,强度范围为50 dB至90 dB SPL),覆盖目标频带(250 Hz至8000 Hz);接着,启动AGC电路,通过频谱分析仪测量输出信号在不同频率点的增益值(例如,每1/3倍频程取样);然后,绘制频率响应曲线,并分析AGC特性(如在不同输入电平下,测量增益压缩点和恢复时间);最后,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失真度、信噪比等参数,并进行重复测试以验证稳定性。整个方法强调在稳态条件下完成,避免瞬态干扰,确保结果可重复。
检测过程严格遵循国际和行业标准,主要包括:IEC 60118-0(国际电工委员会助听器通用要求和测试方法,详细规定频率响应和AGC性能的测试条件);ANSI S3.2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助听器性能规范,明确宽带稳态信号的输入参数和输出要求);以及ISO 12124(国际标准化组织助听器真耳响应测量标准,确保检测与真实使用场景一致)。这些标准要求输入信号频率范围为100 Hz至10 kHz,增益测量误差不超过±2 dB,失真度上限为10%。此外,检测报告需包含频率响应曲线图、AGC特性表和数据统计,以证明符合安全性和性能规范。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