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NPP底物-AMP缓冲液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8 16:50:37 更新时间:2025-04-17 16:50:3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8 16:50:37 更新时间:2025-04-17 16:50:3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水解酶,尤其在肝脏、骨骼、肠道和胎盘等组织中活性较高。其活性的检测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肝胆疾病、骨骼疾病、肿瘤及某些代谢性疾病的辅助诊断。NPP底物-AMP缓冲液法是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碱性磷酸酶催化底物对硝基苯磷酸二钠(NPP)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PNP),在特定波长下测定产物吸光度变化,从而计算酶活性。
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1. 酶活性定量:通过标准曲线法或因数法计算样本中ALP活性单位(U/L)。 2. 临床异常值筛查:如肝胆阻塞性疾病、骨代谢异常(如佝偻病、骨肿瘤)及妊娠期胎盘功能监测等。 3. 质量控制:通过检测标准品和质控样本验证试剂盒的灵敏度、线性范围和重复性。
该检测方法需依赖以下仪器设备: 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实现样本加样、反应孵育、吸光度测定及结果计算的全自动化操作。 2. 分光光度计:手动检测时,需使用分光光度计在405 nm波长处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值。 3. 恒温水浴箱:维持反应体系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确保酶促反应稳定性。
NPP底物-AMP缓冲液法的检测步骤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 试剂配制:将试剂盒中的底物(NPP)与AMP缓冲液按比例混合,形成反应工作液。 2. 样本处理:待测血清或血浆样本需避免溶血,按比例稀释后与工作液混合。 3. 反应孵育:在37℃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通常为1-5分钟),使ALP充分催化底物水解。 4. 吸光度测定:在405 nm波长下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速率,通过标准曲线或摩尔消光系数计算酶活性。
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的检测需符合以下标准: 1. 线性范围:试剂盒的检测线性应覆盖临床常见范围(通常为20-500 U/L),高值样本需稀释后复测。 2. 精密度要求:批内变异系数(CV)应≤5%,批间CV≤10%。 3. 准确性验证:与参考方法(如IFCC推荐方法)的相关系数需≥0.975,偏差控制在±10%以内。 4. 稳定性标准:试剂开封后需在2-8℃保存,有效期通常为1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5. 行业规范:遵循《WS/T 404.3-201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等相关国家标准。
通过规范化的检测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检测结果,助力疾病诊断与治疗监测。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