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胺总量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8 20:59:12 更新时间:2025-04-17 20:59: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8 20:59:12 更新时间:2025-04-17 20:59: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如奶酪、葡萄酒、酱油)、水产品及腐败变质的动植物中。适量的生物胺对人体代谢有一定作用,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头痛、呕吐、过敏反应甚至中毒。例如,组胺和酪胺的过量存在与食品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生物胺总量的检测是食品质量监控、药品安全评估及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检测,可有效评估样品的安全性,预防因生物胺超标引发的健康风险。
生物胺总量检测主要针对以下目标物质:
1. 组胺(Histamine):常见于鱼类腐败过程中,毒性较强;
2. 酪胺(Tyramine):多存在于发酵食品,可能引发偏头痛;
3. 尸胺(Cadaverine)和腐胺(Putrescine):反映食品腐败程度;
4. 总生物胺含量:综合评估样品中各类生物胺的叠加效应。
检测需明确样品类型(如食品、药品或环境样品),并根据法规要求设定限量标准。
生物胺检测常用仪器包括:
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荧光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灵敏度高;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适用于挥发性生物胺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3. 分光光度计:用于比色法快速筛查;
4.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针对特定胺类化合物;
5. 前处理设备:如离心机、固相萃取装置及衍生化反应设备。
主流检测方法包括: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步骤:样品提取→衍生化处理→色谱分离→检测分析;
- 优势:分辨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复杂基质。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 需对生物胺进行衍生化以提高挥发性;
- 可同时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
3. 分光光度法:
- 基于胺类与显色剂(如茚三酮)的反应进行比色测定;
- 操作简便但灵敏度较低。
4. 生物传感器法:
- 利用酶或抗体特异性识别生物胺,具有快速、现场检测优势。
国内外常用标准包括:
1. 中国国家标准:GB 5009.208-2016《食品中生物胺的测定》;
2. 国际标准:AOAC 977.13(水产品组胺检测)、ISO 19343:2017(鱼类组胺测定);
3. 欧盟法规:(EC) No 2073/2005规定鱼类制品中组胺限量为100-200 mg/kg;
4. 行业方法:如FDA推荐的荧光检测法及日本厚生省的柱前衍生HPLC法。
通过上述检测体系,可系统评估样品中生物胺的风险水平,为食品安全监管和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