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碳酸钙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8 22:24:54 更新时间:2025-04-17 22:24:5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8 22:24:54 更新时间:2025-04-17 22:24:5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超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填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造纸、医药等领域。其粒径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及优异的补强性能。随着行业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超细碳酸钙的质量控制成为生产与应用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确保其粒径分布、纯度、晶体结构等核心指标符合特定场景需求,同时避免因杂质或工艺缺陷导致的产品失效。
超细碳酸钙的检测需围绕以下核心项目展开:
1. 粒径及分布:直接影响分散性和补强效果;
2. 化学纯度(CaCO₃含量):需≥98%,杂质可能影响下游应用;
3. 晶体结构:方解石型、球霰石型的比例与性能相关;
4. 比表面积:反映颗粒细度和活性;
5. pH值:影响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
6. 水分及挥发物:过高会导致加工问题;
7. 白度与色差:影响终端产品外观。
完成上述检测需依赖专业仪器:
- 激光粒度分析仪(如马尔文Mastersizer):用于粒径分布测定;
-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晶体结构及晶型比例;
- BET比表面分析仪:通过氮吸附法测比表面积;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或ICP-OES:检测重金属杂质;
- 热重分析仪(TGA):测定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 色差仪:量化白度与颜色一致性。
1. 粒径检测:
采用动态光散射(DLS)或静态光散射法,样品需经超声分散以避免团聚;
2. 晶型分析:
通过XRD图谱比对JCPDS标准卡片,计算各晶型占比;
3. 纯度检测:
利用EDTA滴定法测定Ca²⁺含量,或通过盐酸溶解后测定CO₂释放量;
4. 比表面积测定:
BET多层吸附理论计算,需控制脱气温度(通常200℃)避免分解;
5. pH值测试:
按10%悬浮液比例配制,使用校准后的pH计测量。
相关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 国家标准:GB/T 19590-2011《纳米碳酸钙》、GB/T 19281-2014《工业碳酸钙》;
- 国际标准:ISO 3262-19:2020(涂料用填料规范)、ASTM D7201(粒径分析);
- 行业规范:HG/T 2776-2010(工业超细碳酸钙)、JC/T 2567-2020(塑料用纳米碳酸钙)。
检测数据需结合生产工艺综合评估:
- 粒径D50与D90值应满足目标应用要求(如橡胶填料需≤40nm);
- 方解石型含量>95%时稳定性更佳;
- 重金属(Pb、Cd、As)总量需<10ppm以满足环保要求;
- 水分>0.5%时需优化干燥工艺。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与标准对照,可有效控制超细碳酸钙的质量稳定性,为下游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